12月2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瀋陽市數據局、瀋陽市大東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大會(2024)在瀋陽市大東區召開。
本屆大會以“縣域向‘新’育力、工業煥‘新’引領”為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二級巡視員孟燕、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馮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王曉麗出席大會並致辭。
會議現場 供圖 大東區委宣傳部
大會發佈了2024縣域工業發展全景、《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4)》、中國工業百強區(縣)年度排名。大東區在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一集團持續邁進,位列全國第26名,取得歷史最佳成績,穩居東北地區排名最高區(縣)。
2024年,大東區指導企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推動創新發展,累計組織福耀玻璃等91戶次企業申報“智造強省”和上雲補貼。抓實項目“謀、立、推、建”,已竣工德科斯米爾瀋陽汽車線束等項目16個,拉動規上産值增長7億元。
大東區緊抓智慧網聯化趨勢,成立車網公司,助力汽車産業鏈延鏈補鏈。滿足不同維度需求的自駕乘用、商圈接駁、智慧公交等場景已啟用,接入雲控平臺車輛累計運行90余萬公里。100P算力智算中心可為商用區內上下游企業提供可靠的本地化服務。
大東區瞄準熱點,搶抓前沿領域。EX機器人未來科技體驗中心和製造基地通過跑男等綜藝大IP向全國宣傳,實現“文旅+工業”雙融合典範,打造集研發製造、文創展示、尖端應用等多場景于一身的服務型機器人融合發展模式。專班化推動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重要承載區,建成全市第一座加氫站。實現氫燃料電池物流卡車場景應用,華晨寶馬首創整車物流氫能化,衍生佈局冷鏈物流、市政環衛、公交等氫燃料電池汽車多場景探索。
大東區還推行鏈式發展,完善“整車+零部件配套”的融合錯位發展體系,形成“一産業、一園區、一基金、一政策、一場景”發展格局。全區8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東來辦”入選中國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優秀案例。用政策春風助企成長,累計發放補貼6億元,為“兩重”項目簽約落地提供資源保障。
會上,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劉大威介紹了大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對大東寄予厚望,賦予大東區“瀋陽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重要的汽車産業生態區、文商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發展定位。大東區將始終堅持誠信、互利、共贏的原則,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最貼心的優質服務,努力讓企業和企業家在大東投資放心、經營安心、辦事順心、生活舒心。
下一步,大東區將圍繞新質生産力賦能高品質發展這一主題,加快發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新質生産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努力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新突破,為全國縣域工業經濟樹立新的標杆。(文 韓百強 程培峻 王靖萱 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