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惠殘文創市集在瀋陽故宮開市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03 15:13:42

  “在瀋陽市殘聯的幫助下,我專攻作品創新,努力貼合當下游客的審美。今年推出的剪紙繪畫小書籤、團扇都特別受歡迎。”5月1日,瀋陽故宮大門口,家住鐵西區的殘疾人張大姐難掩喜悅。

  在“五一”假期期間,瀋陽市殘聯攜手瀋陽故宮博物院共同舉辦“愛心助殘、匠心綻放”非遺惠殘文創市集,迎接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的到來。非遺扎染、核雕、蛋雕、剪紙、掐絲琺瑯畫、瓷盤畫、燙葫蘆畫、草編、鋁絲編等50余項特色文創作品驚艷亮相。

非遺惠殘文創市集在瀋陽故宮開市_fororder_圖片 1

非遺惠殘文創市集現場 供圖 瀋陽市殘聯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瀋陽市殘疾人非遺文創市集已連續舉辦兩年,規模和影響力逐年擴大。今年市集客流量和銷售額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長,不僅幫助殘疾手工藝人拓寬了增收渠道,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與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

  豐富文創品類 提升市場影響力

  “這些文創作品既精美又有文化內涵,每一件都獨一無二,買回去不僅是紀念品,而且是對殘疾人朋友的支持。”來自北京的遊客李先生讚嘆道。

非遺惠殘文創市集在瀋陽故宮開市_fororder_圖片 2

殘疾人文創作品受到遊客喜愛 供圖 瀋陽市殘聯

  在文創産品開發上,市殘聯積極挖掘各類文化元素,結合殘疾人獨特的視角與創意,打造出豐富多樣的産品系列。殘疾人能工巧匠們在木、石、雞蛋殼、橄欖核等不同材質之間雕琢、創作,賦予每一件作品靈魂,充分展現了殘疾人非凡的多元創造力與獨特的藝術魅力。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今年市殘聯積極溝通協調相關部門,讓我們文創作品有機會走進瀋陽故宮、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科技館,融入‘文旅之王’市集,幫助我們增産增收。”殘疾人孟大哥説道。

  帶動殘疾人就業 助力增收致富

  紫月愛心工坊負責人閆雪介紹:“市殘聯給我們提供場地,讓這些‘星星的孩子’也能自食其力,月收入最多可達3000元。”

非遺惠殘文創市集在瀋陽故宮開市_fororder_圖片 3

紫月愛心工坊裏文創作品製作場景 供圖 瀋陽市殘聯

  為帶動更多殘疾人實現就業,市殘聯採取多種方式搭建就業平臺,建設殘疾人文化創意産業基地、愛心助殘工坊,為殘疾人提供集中就業場所和設備設施,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針對不同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市殘聯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建設輔助性就業機構16個,提供居家就業、靈活就業等多樣化就業形式,最大限度滿足殘疾人的就業需求。目前,已有數百名殘疾人通過文化創意産業實現穩定就業,他們不僅獲得了經濟收入,更找回了自信和人生價值。

  注重培育人才 夯實發展根基

  “為幫助殘疾人更好地實現就業,我們計劃在市殘聯打造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技能培訓,幫助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就業能力。”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注重培育人才方面,市殘聯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定期組織殘疾人參加文創設計、手工製作、市場行銷等專業培訓課程。此外,還注重發掘和培養殘疾人文創領域的領軍人才,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局面。

  經過系統培養,一批殘疾人文創人才脫穎而出。視力殘疾人金慧敏創作的盤口結獲得了“盛京好手藝非遺作品大賽”一等獎;智力殘疾人慈祥創作的核雕作品《人生百態》獲得瀋陽第四屆文博會金獎。

非遺惠殘文創市集在瀋陽故宮開市_fororder_圖片 4

培訓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市殘聯

  通過在文化創意産業領域的不懈努力,市殘聯成功幫助眾多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增收,有效提升了殘疾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指數。下一步,市殘聯將繼續深化文化創意産業與殘疾人就業工作的融合發展,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領域,讓更多殘疾人在就業創業的道路上綻放光彩,助力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高品質發展。(文 黃非)

編輯:張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