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衛生健康委這份夏季養生“錦囊”請收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14 17:36:26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這份夏季養生“錦囊”請收好_fororder_楊薇衛健委

發佈會現場 攝影 楊薇

  5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時令節氣與夏季健康養生”新聞發佈會,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瀋陽市肛腸醫院、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圍繞節氣特點,從疾病預防、飲食調理、起居作息、運動保健等多維度,為市民送上實用易操作的夏季健康養生“錦囊”,助力市民以最佳狀態度過炎炎夏日。

  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陽表示,夏季是蚊蟲等病媒生物活動的高峰,居民應該除積水、勤打掃,安裝紗窗、正確使用滅蚊工具;夏季還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應注意勤洗手,食用新鮮食材,不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無防護情況下不接觸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此外,夏季天氣炎熱,還應預防中暑和濕熱,進入雨季後防雷擊,游泳消暑防溺水。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副主任佟霞介紹道,今年以來,瀋陽市傳染病疫情流行形勢總體平穩,低於近兩年平均水準。而夏季仍是呼吸道傳染病季節性傳播高風險階段。以水痘、腮腺炎等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在集體單位暴發,應該及時關注和處置學校聚集性疫情。佟霞建議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儘量減少人群聚集,並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手足口病要做好托幼機構與家庭雙防線;感染性腹瀉要嚴把“病從口入”關;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要做好戶外避免被蜱蟲叮咬的防護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要做好“一老一小”的防護。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隋軼在發佈中表示,夏季已成為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卒中)的高發季節。研究顯示,35℃以上的高溫環境中,腦卒中發病率較其他季節顯著上升。高溫不僅加速人體代謝,更通過脫水、血壓波動、血管收縮與擴張失衡等機制,增加血栓形成和腦血管破裂風險。隋軼建議每日飲水量不少於1500毫升,分次飲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心臟負擔。建議晨起、餐前、睡前少量補水,運動後補充電解質溶液;低鹽低脂,營養均衡;適度運動,避開高溫“危險時段”;動態管理血壓與血糖;科學使用空調與降溫設備。隋軼希望市民牢記卒中急救黃金4.5小時,避免錯誤處理,如勿搖晃患者、喂水或自行用藥;可以讓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窒息,優先選擇有卒中中心的醫院,途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瀋陽市肛腸醫院副院長袁和學認為,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會給人們的胃腸健康帶來諸多影響,胃腸功能也會變得相對較弱。他建議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可適當增加一些祛濕健脾的食物,如薏米、芡實、白扁豆、山藥等。在使用空調時,要合理設置溫度,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避免頻繁進出空調房間。夏季天氣炎熱,人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這些情緒會影響胃腸的正常功能,因此要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潘國良説道,氣溫變化對焦慮、抑鬱、睡眠等心理健康指標均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人就更容易出現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等衝動行為。持續的高溫環境是心境障礙的危險因素及預測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住院風險率升高。潘國良建議市民保持規律的作息,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鈣、鎂等營養元素的食物,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入;學會識別和接納自己的情緒,當出現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時,不要試圖壓抑它們,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放鬆訓練等方式來緩解。如確需幫助,可撥打24小時瀋陽市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文 楊薇)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