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積極推進防震減災數字化智慧化建設 築牢國家能源安全屏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8-22 17:29:39

  8月21日,遼寧省地震局相關負責同志在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全省正通過數字化、智慧化升級“防震減災+服務”體系,在守護石油化工、煤礦、核能、海上風電等能源領域安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遼寧積極推進防震減災數字化智慧化建設 築牢國家能源安全屏障_fororder_圖片1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王筱西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肩負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使命,能源産業更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防範地震災害對能源設施的衝擊,遼寧省地震局聯合華為公司打造全國首個地震雲平臺,採用“一雲多芯”技術架構,深度融合C86和ARM國産化算力體系,同步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地震監測網絡,並聯合廣電、氣象、電信運營商構建“手機+電視+氣象大喇叭”三位一體預警傳播網絡,打通預警信息“最後一公里”。

  在具體能源領域安全保障中,多項針對性舉措落地見效。針對石油化工産業,遼寧省地震局在沿海16家重點企業試點“量身定制”地震監測運行平臺,實時監測地震活動,對重大危險源儲罐等核心設施進行動態風險評估;在煤礦安全領域,遼寧省地震局在鐵法煤業集團大強煤礦架設64套短週期地震計組成的密集臺陣,依託遼寧巨災防範工程,建成非天然地震監測平臺,實現礦區地震監測自動化;為守護紅沿河核電站安全,遼寧省地震局在全省建成了由961個觀測點組成的地震監測預警網絡,震後5秒-10秒即可産出預警信息;在海洋能源領域,遼寧省地震局基於海上風電平臺建設海洋地震監測網,2024年完成大連莊河海域風電升壓站測試,2025年聯合中船重工開展海底地震儀器調試,針對渤海灣郯廬斷裂帶地震活動特點,建立近海地震快速響應機制,通過海底地震儀與陸上預警臺站數據融合,可提前10秒-30秒向海上鑽井平臺、海底電纜等設施發出警報。

  下一步,遼寧將推動非天然地震研究平臺在重點礦區應用,引入AI演算法提升應急響應效率,升級預警系統並拓展服務渠道,持續提升防震減災服務能源安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文 馬靜 王筱西)

編輯:楊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