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天,淩晨4點50分,急促的電話鈴聲在國網錦州供電公司鎮安供電所值班室響起,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是供電所嗎?我們團臺子村這一片突然沒電了,家裏老人用的呼吸機也停了!”電話那頭,居民張先生的聲音帶著焦急。
故障就是命令,尤其是涉及居民醫療急救用電,一刻也不能耽擱。值班負責人馮井升一個激靈,睡意全無,立即拉響警報,帶領兩名搶修隊員跳上工程車,融入朦朧的夜色中。
車輛飛馳在空曠的街道上,紅色的警燈像一顆劃破黑暗的流星。5點整,搶修隊已抵達團臺子片區。借助車燈和手電,搶修人員迅速展開排查,初冬的淩晨冷得讓人瑟瑟發抖,但隊員們的心中卻燃著一團火。“快一點,再快一點!”他們知道,此時的停電影響的不僅是早餐的準備,更可能關係到像張先生家那樣有特殊需求的家庭。
經驗豐富的馮井升根據配電圖,精準地將故障點鎖定在一個老舊線路上。“是戶外刀閘因淩晨濕氣凝露導致短路燒燬。”找到原因後,搶修工作立即展開。拉閘、驗電、挂接地線、設置警示牌……一系列流程在微明的天光下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拆卸燒燬的設備、安裝新的刀閘,隊員們配合默契,手中的工具在黎明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天色漸漸由黛藍轉為魚肚白,早起的居民開始探頭望,看到忙碌的“電力黃”,紛紛投來期盼的目光。清晨5點45分,經過緊張的搶修,損壞設備更換完畢。馮井升深吸一口氣,果斷下達指令:“送電!”瞬間路邊的路燈齊刷刷地重新亮起,沿街的窗戶內也透出了溫暖的燈光,片區在晨曦中恢復了活力。
“來電了,太好了!謝謝你們,呼吸機恢復正常了!”張先生再次打來電話,聲音裏充滿了感激與安心。(文 劉秀晨 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