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瞄準時機借大選“洗牌” 新瓶裝舊酒難作為

中國新聞網2014-11-20 09:45:40

  中新網11月20日電(記者 李夏君)“如果自公兩黨執政聯盟在大選中議席未過半,我將主動下臺。”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宣佈將解散國會、重新大選時作如是表態。已執政兩年的安倍,正因支持率下滑、面臨執政路上的前所未有的危機,期待借大選“重生”。分析指出,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在選舉中佔有優勢,或有望繼續執政。但安倍若延續其此前政策,新瓶裝舊酒,在其任期內執政狀況將難有改善。

  支持率低迷難翻身 安倍瞄準時機提前大選

  安倍宣佈解散國會、提前大選的消息攪動日本政壇。自2013年1月正式出任日本首相以來,安倍已經以相對較高的支持率連續執政近兩年時間。與執政時間僅一年多的前任野田佳彥、菅直人等相比,安倍的首相之路似乎走的很順。

  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安倍遭遇了二次執政以來最大的困境:近幾個月來,安倍內閣醜聞不斷,支持率不斷下滑,由上任伊始的76%跌至如今的45%。曾讓安倍引以為豪的“安倍經濟學”也似乎收效甚微:根據17日的最新報告,日本第三季度GDP下滑1.6%,這意味著日本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日本經濟陷入衰退。

  為打破這一困局,安倍在18日的記者會上宣佈,將“問信於民”,為此決定在21日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

  前駐日本大阪總領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泰平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就安倍選擇解散眾院、提前大選的時機選擇指出,對於目前面臨多項難題的安倍來説,大選“早比晚好”。

  王泰平分析稱,影響安倍做出重新大選決定的有多重因素。首先,“安倍經濟學”曾在一段時間內刺激日本經濟,安倍政權支持率一度高企。但隨著負面效果逐漸顯現,“安倍經濟學”交出的這份不及格的成績單,對安倍支持率造成嚴重影響。

  其次,中國是日本重要的投資貿易夥伴,安倍任內日中關係不斷惡化,致使雙方經貿往來也受到很大影響。政治影響了經貿,日本經濟界對安倍很有意見。

  此外,安倍強推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蠻橫的做法也招致普遍不滿;今年安倍內閣醜聞頻出招致輿論批評,兩名內閣大臣先後辭職。

  “多重因素影響下,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倍政權的支持率只會持續走低,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機會。因此,安倍希望大選能幫自己重新‘洗牌’,鞏固執政主導權。”王泰平説。

  安倍立下“軍令狀” 遭批“自私”

  急於提前大選的安倍看似是吸取了“前車之鑒”:自民黨高層消息稱,安倍考慮到前首相麻生太郎2009年錯失最佳時機解散眾院、令自民黨慘敗的教訓,認為應該趁內閣支持度仍在50%左右時儘快提早大選。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選,安倍似乎成竹在胸,立下了“軍令狀”。目前自民黨與公明黨聯合執政聯盟在眾院佔據三分之二以上議席;安倍表示,自己對“安倍經濟學”繼續推動經濟仍充滿信心,願以此作為選舉主打。若執政聯盟議席在下個月的大選中不過半,意味著“安倍經濟學”遭否定,自己會主動下臺。

  然而,安倍吹起的“解散風”卻招致朝野批評,被指是“自私的解散”。分析指出,安倍提早大選是希望在明年9月自民黨黨魁選舉前重新劃分黨內派閥勢力,為自己長期掌權鋪路。日本法政大學教授山口二郎批評:“日本國民大多質疑這次大選的必要性,他們都明白,這只是為了安倍自己的權力。”

  日本在野黨則認為,安倍的決定是出於支持率下降,“越來越無路可走”。在野黨斷定,“安倍經濟學”不會成功,準備全面對抗安倍政權。

  日本東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飯尾潤批評安倍大選“遲不如早”的想法不負責任,以“問信於民”為由舉行大選,更是“荒謬”。他質疑,消費稅增稅法案是2012年由自民、公明及民主三黨協議達成,要修改只需三黨重新協商便可,何需大費周章提早大選。

  此外,對於安倍把辭職標準定為“執政黨過半數議席”,日本政府內部質疑聲不絕於耳。和目前擁有三分之二的席位相比,安倍設定的勝負標準過於寬鬆。有日本政府高官就安倍的意圖推測稱:“勝負標準原本應為確保自民、公明兩黨可主導國會運營的穩定多數(249個席位)。(安倍)可能是認為有風險才設定了比較保守的標準。”

  分析稱安倍有望繼續執政 未來政策難有大變

  面對日本政壇的激烈反應,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能否在大選中站穩腳跟並繼續執政?王泰平認為,目前對安倍有利的因素是民主黨等在野黨不成氣候,不僅有內部矛盾,也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人,對突如其來的解散沒有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因此,自民黨佔據的議席數可能要下降,但作為第一大黨繼續執政或聯合執政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而安倍政權若繼續執政,其內政、外交政策也難作出大的改變。王泰平説,就日本國內,如果安倍繼續執政,會朝著其既定的“軍事大國”目標前進,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消費稅等措施都會繼續推進。

  而在外交方面,日本為了擺脫與周邊國家關係僵化、被動孤立的局面,也將繼續和俄羅斯及朝鮮展開外交攻勢。與中韓的關係也“可能”會進一步推進。

  王泰平特別就未來中日兩國關係指出,安倍政權的特點決定了在其執政期間,日本與中國難以徹底改善關係、實現雙邊關係完全正常化。但在中日關係焦點的釣魚島問題上,中日不久前就釣魚島問題達成共識,同意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以避免發生不測事態。不出意外,中日未來會在這方面繼續推進;但要想中日關係徹底改變“也很難”。

[編輯:杜軍帥]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