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最難考崗位在北京 人社部:擴招並非因公務員流失

北京日報2015-10-28 09:48:05

  昨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國考報名數據,此次國考共有139.4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比上一年減少1.44萬人,在京崗位的競爭激烈程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今年國考招生規模增幅約25%,引發猜測。昨日,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否認“擴招是因為公務員流失”的猜測,他表示,此次國考擴招是由於部分崗位退休人員集中,需要補充新生力量。

  最難考崗位在北京

  截至10月26日18時,2016年度國家公務員招考網上報名和資格審查工作全部結束。全國共有199.8萬人網上報名,139.4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過審人數比上一年度減少1.44萬人,同比下降1%。招錄比50:1,低於上一年度的62:1。

  在京崗位競爭激烈。據中公教育統計,截至10月24日報名結束時,工作地點在北京的職位通過審核人數達18.4萬人,平均競爭比為81:1。報考人數最多的三個單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國家知識産權局(含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三部門過審人數達41465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技能競賽處(全國技能人才評選表彰辦公室)競爭比達到2847:1,這個此次國考最難考的職位工作地點也在北京。

  集中退休致國考擴招

  此次國考招錄人數史上最多,中央各級機關計劃招錄2.7萬餘名公務員,比上一年度擴招5500余人,增幅約25%。這引發“公務員大量流失導致國考擴招”的猜測。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否認這一猜測,他表示,此次國考擴招主要是因為幾個部門人數比較多的中央直屬機構,由於歷史原因今年到達退休年齡的人數比較集中,所以很多崗位需要補充新生力量。李忠介紹,所有招錄計劃都嚴格控制在中央核定的編制限額內,沒有超編制招人。全部招錄計劃中,縣區級以下職位計劃佔78%,充分體現了重視基層、充實一線的用人導向。

  基層崗位報名者增加

  雖然國考擴招,但過審人數則略有下降。在李忠看來,這説明報考更加理性。

  據他分析,近年來,社會媒體對公務員職業的報道、分析增多,使考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公務員職業;招錄機關對招考職位描述更加具體,資格條件設置更詳細,主管部門也提前進入高校宣講、在線交流,此次國考考生跟風報名、盲目報考情況大幅減少。例如今年國考沒有出現往年動輒數千甚至上萬人爭搶一崗的現象。

  雖然總體報名人數下降,但縣級以下基層職位報名人數有所增加。這主要是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直屬機構降低了縣級以下基層職位報考的“門檻”,吸引了更多考生報考。

  但此次國考仍有130多個職位無人報考或無人通過資格審查,主要分佈在基層一線執法崗位和氣象、地質等專業性較強、社會人才存量較少的職位。(記者 袁京)

  【相關新聞】

  企業並未出現大規模裁員潮

  今年1月到9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低於全年4.5%的調控目標,就業形式總體穩定。

  針對近期“出現企業大規模裁員潮”的説法,李忠回應,在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中,確實有部分企業出現崗位流失減員現象,但只是少數現象,並未發生普遍性的裁員潮。從人社部對3萬家企業的監測情況來看,三季度崗位流失率低於上半年,流失崗位總數不到5%。從行業來看,崗位流失集中在煤炭、鋼鐵、化工等行業,都屬於調節産能過剩和環境治理的重點行業。

  人社部對全國人力資源市場供求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市場的求人倍率是1.09%,崗位需求略大於求職人數。預計四季度乃至明年就業形勢還將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截至9月底,全國近8000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全部發放到位,調整後的月人均養老金水準達到2200多元。據李忠透露,人社部正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委託投資資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各地的結余資金都將按照統一的流程進行歸集和劃撥。按照2016年啟動實施的目標,儘快出臺辦法,確保地方委託投資資金及時到位。(記者 袁京)

[編輯:曲金娜]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