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國際在線2015-08-17 14:17:07

  開篇語:

  陳納德、庫裏申科、柯棣華、馬海德、斯諾、愛波斯坦、原清志……這些人裏,有軍人、有醫生、有記者,雖然都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名字卻永遠留存在中國人民的心裏——正是他們,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或遠涉重洋或毅然留守,給予了中國人民最無私的幫助和支援。今天,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國際在線將陸續推出《老友記——抗戰中的國際友人》系列專稿,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在艱難歲月裏和中國人民一起並肩戰鬥的國際友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人物背景: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1915-2005)

  愛潑斯坦生於波蘭華沙,中國籍波蘭人,中共黨員。

  1917年,愛潑斯坦隨父母遷居中國,在天津定居。1931年後在天津的英文《京津泰晤士報》、《北平時事日報》任記者、編輯。1937年任斯諾創辦的英文雜誌《民主》編委。抗日戰爭期間,愛潑斯坦作為美國合眾社記者,在中國各地採訪抗戰,熱情謳歌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國民黨愛國將領和普通抗日群眾,揭露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的殘暴罪行。1944年,他參加中外記者團延安之行和對晉綏解放區的訪問。在近4個月的訪問中,他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賀龍、陳毅、王震等中國共産黨重要領導人,所寫20余篇通訊在《紐約時報》發表,並收入《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一書,1947年在美國出版,被譯成德、波、匈等多種文字,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的抗日戰爭。這些報道和書籍在國際上産生了很大影響。1951年參與創辦《中國建設》雜誌,1957年加入中國籍,196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5年,中共中央領導人在慶祝他70壽辰和在華工作半個世紀的賀信中説:“您不愧為堅貞的國際主義戰士和忠誠的愛國主義公民。”2005年,愛潑斯坦在北京逝世。他曾擔任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日前,國際在線記者特意走訪了愛潑斯坦遺孀黃浣碧女士,以下為專訪全文: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愛潑斯坦遺孀黃浣碧女士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 姚毅婧攝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毅婧):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70多年前那場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鬥爭中,許多國際友人支持、幫助中國人民,國際知名記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便是其中之一。愛潑斯坦先生的遺孀黃浣碧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我最崇拜他的就是,他始終堅持共産主義的信仰,在他人生最艱難的時期都沒有動搖過,他是用真心去愛中國,去相信中國共産黨。”

  “改革開放初期,有一些外國朋友不理解中國改革開放,認為中國是走回了資本主義社會,愛潑斯坦不贊成這樣的説法。他理解中國共産黨剛開始創業的困難,一直堅定地支持。”黃浣碧回憶道。

  愛潑斯坦1957年加入中國籍,196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5年,中共中央領導人在慶祝他70壽辰和在華工作半個世紀的賀信中説:“您不愧為堅貞的國際主義戰士和忠誠的愛國主義公民。”2005年,愛潑斯坦在北京逝世。他曾擔任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愛潑斯坦一生都致力於中國抗戰的對外傳播,被稱作是“見證中國、寫作一生”。在抗日戰爭期間,他也是一位英勇的戰士,只是他的武器不是槍,而是手中的筆,他努力向世界人民報道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英勇抗敵的事跡;和平建設時期,他時刻記錄著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黃浣碧説:“他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去過4次西藏,寫出了20萬字的《西藏的變遷》。他説如果有時間、身體健康的話,還要再寫一本,而且還希望能坐火車去西藏。” 

  愛潑斯坦著有《人民之戰》、《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中國勞工狀況》、《從鴉片戰爭到解放》、《西藏的變遷》和《見證中國——愛潑斯坦回憶錄》等許多反映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新聞報道和專著。

  戰亂時期,他的筆是一支戰鬥的槍

  “我一定要親眼看到日本人是如何滾出中國的!”

  愛潑斯坦先生既是中國抗戰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國革命的參與者,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他的父母是革命者,1917年,年僅兩歲的他隨父母離開祖國波蘭,流亡到中國哈爾濱,3年後在天津定居。彼時的中國內戰和饑饉導致民不聊生,殘酷的現實衝擊著愛潑斯坦稚嫩的心。後來,中國青年學生與廣大群眾的抗日救國大潮洶湧澎湃,點燃了他內心醞釀已久的激情。他決意投入這一偉大事業,盡可能為之做出貢獻。

  “盧溝橋事件爆發後,愛潑斯坦當時已經是美國合眾通訊社天津分社記者,他聽到第一聲炮響後,拿起筆,成為一名戰地記者,立刻投入到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報道中,真實生動地傳播了中國軍民頑強殺敵的報道。隨著戰局變化,他奔赴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硝煙瀰漫的抗戰第一線採訪。”黃浣碧一邊給國際在線記者翻看紀念愛潑斯坦的畫冊,一邊不時感慨她的先生對中國抗戰報道奮不顧身,言語中充滿敬佩之情。

  “1937年他22歲了,他就不跟他父母走,他説‘我一定要親眼看到日本人是如何滾出中國的!’戰爭之前,他是記者,戰爭爆發後,他就是戰地記者。在這之前,天津泰晤士報也要解除他的工作,説不要你了,你另外找工作吧,因為他寫了很多挖苦現實的尖銳報道。”黃浣碧説。

  1938年3月23日,日軍向臺兒莊方向進攻。愛潑斯坦獲悉消息後,不顧生命危險,堅決要求到臺兒莊戰地前線採訪。“這是他很難忘的一次採訪。”

  黃浣碧告訴本網記者,在臺兒莊愛潑斯坦目睹了戰爭的慘烈:到處是瓦礫,屍橫遍野。他留意到戰鬥的槍炮聲依稀可聞,炮彈從他的頭頂呼嘯而過。愛潑斯坦採訪到了孫連仲將軍。孫連仲向愛潑斯坦一行談及了臺兒莊作戰經過,但對我軍反攻的信息諱莫如深。愛潑斯坦《臺兒莊目擊惡戰》記載:“4月5日,愛潑斯坦自臺兒莊發來電訊稱:自4日晚,此間日軍戰地為華軍破壞。”

  1939年,愛潑斯坦的《人民之戰》在倫敦出版,其中《反擊》一章介紹了臺兒莊戰役。《人民之戰》向國外真實地報道了中國人民奮起抗日前兩年的戰績。宋慶齡讀了這本書後寫道:“這本書不同於任何的外國人關於中國抗戰的著作,因為它把第一手分析性報道同過去的歷史和未來的展望聯繫了起來。每一位中國的友人都應該讀一讀。”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稱讚這本書是“極為出色的戰爭新聞作品,對中國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充滿同情和理解。”

  讓愛潑斯坦時時想起的採訪還有1944年在延安和毛澤東的見面。1944年夏,迫於國內外各方面的壓力,國民黨當局第一次允許中外記者前來延安等地採訪。 愛潑斯坦作為《聯合勞動新聞》 《紐約時報》和《時代》雜誌的記者參加了該記者團。

  此時,距離斯諾第一次訪問延安已過去整整8年。雖然一本《西行漫記》早讓愛潑斯坦對延安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但真正對延安産生深沉的迷戀,卻是在他親身踏上延安的土地之後。毛澤東在會見愛潑斯坦時,二人坦誠熱烈地各抒己見,主要談論了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等問題。據愛潑斯坦後來數次回憶説:“令我一生難忘的是1944年初夏的延安之行,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當時我就堅信,新中國一定會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産生。”

  黃浣碧把紀念愛潑斯坦的畫冊翻到有毛主席畫像的一頁説道,“這張畫像是當年毛主席送給他的,同行的記者也都收到了這份珍貴的禮物。但是我相信,沒有一個記者能夠把它完好無損的保留至今。無論是出國居住,還是又回到中國工作,愛潑斯坦一直帶在身邊,並挂在家中。”

  和平建設時期,他時刻關注中國的建設

  “中國是進步的,現代化的”

  1951年,愛潑斯坦應周恩來總理和宋慶齡邀請重返北京,創辦《中國建設》(現改名為《今日中國》)雜誌並任執行總編。該雜誌以多種語言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時、全面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新風貌。

  黃浣碧談起了她和愛潑斯坦的相識。“我是上世紀60年代到《今日中國》雜誌社工作的,我和愛潑斯坦一直在一個單位工作,當時我在總編室,負責協調、管理外國專家的日常事務,因此我對他和他的家人都非常熟悉。我們思想和觀點一致,最後走到了一起。”

  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愛潑斯坦和黃浣碧在工作上相互配合,革命友誼發展成珍貴的革命愛情。“那時候,他寫稿子就會讓我幫他一起找素材,寫完我就幫他列印出來;記得他寫宋慶齡傳的時候,我一直幫她念資料,邊讀還要邊解釋給他聽,他覺得有用就馬上錄入到電腦中;他出去採訪也離不開我,我除了照顧他的起居,還得給他當翻譯。”

  “愛潑斯坦理想中的中國是進步、現代化的”,黃浣碧説,“1944年他採訪延安,他從共産黨在延安的情況就説,這就看出來,這是新中國的雛形。他一直為中國的進步感到高興和驕傲。我和他去過美國、英國、加拿大,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變化很大,他就説,這不是和國外差不多嘛,沒有什麼不一樣。”

  改革開放後,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愛潑斯坦高興。和平建設時期,他時刻關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1997年香港回歸時,愛潑斯坦一直坐在電視機旁,為中國驕傲。“他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去過4次西藏,寫出了20萬字的《西藏的變遷》。他説如果有時間、身體健康的話,還要再寫一本。去世前,他住在醫院,那時候西藏的鐵路已經在修了,他的心願就是希望以後能坐火車到西藏去。他特別關心中國的建設,也特別高興中國的變化。”

  90載歲月,82年在中國,愛潑斯坦為中國工作了73年。2004年,已是高齡的愛潑斯坦以驚人的勤奮與毅力完成了《見證中國——愛潑斯坦回憶錄》一書,在書中他説:“在歷史為我設定的時空中,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比我親歷並躋身於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更好和更有意義。”

  “愛潑斯坦去世後,我的女兒想讓我去美國換一下環境。住了不到半年,我堅決要求回國,還是中國才能讓我找到歸屬感。”黃浣碧説,如果他能看到現在中國的發展,肯定會更加欣慰。“習近平主席領導的很好,我特別喜歡現在的政策,尤其是反腐的政策。如果不反腐,中國共産黨就不會有更好的明天,中國的發展就會倒退。”

  黃浣碧至今還在愛潑斯坦曾經建立的一些組織當中承擔職務,並積極參與活動。“愛潑斯坦在遺囑中寫過,希望把自己的藏書捐助給社會,能讓廣大的讀者收益。前段時間我代表他,向清華圖書館捐書6000多冊。”

  在黃浣碧看來,現在對年輕人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時十分重要的。“現在中國的經濟和物質都豐富了,新一代的年輕人奮斗大多考慮的都是自身的發展,而很少考慮到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所以,歷史課非常重要,年輕人要學會以史為鑒。”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黃浣碧至今還有閱讀歷史雜誌的習慣 姚毅婧攝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黃浣碧翻閱紀念畫冊,回憶愛潑斯坦的抗戰故事 姚毅婧攝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黃浣碧翻閱紀念畫冊,回憶愛潑斯坦的抗戰故事 姚毅婧攝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愛潑斯坦在延安同毛澤東主席見面,並交流了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等問題。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毛主席當年送給愛潑斯坦的石版畫像。  

【老友記】愛潑斯坦曾立誓:一定要看到日本侵略者滾出中國 

毛主席當年送給愛潑斯坦的石版畫像,他一直珍藏,並隨身攜帶,挂在家中。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