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國際在線2015-08-18 14:16:16

  開篇語:

  陳納德、庫裏申科、柯棣華、馬海德、斯諾、愛波斯坦、原清志……這些人裏,有軍人、有醫生、有記者,雖然都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名字卻永遠留存在中國人民的心裏——正是他們,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或遠涉重洋或毅然留守,給予了中國人民最無私的幫助和支援。今天,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國際在線將陸續推出《老友記——抗戰中的國際友人》系列專稿,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在艱難歲月裏和中國人民一起並肩戰鬥的國際友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人物背景:

  原清志(1912-2001)

  原清志女士,原名原清子,出生在日本東京一個平民家中,18歲結婚,丈夫是一名日本共産黨黨員。“九一八”事變後,她的丈夫因為反戰被捕,在獄中受盡了折磨,患了肺結核,因病被放了出來。女兒出生後,丈夫去世,在丈夫的一些朋友的幫助下,清子進了一家書店當了店員。出入書店的有許多進步的中國留學生。在書店裏,清子結識了程明升(曾任水電部副部長)、王闌西(曾任文化部副部長)等中國進步留學生。1937年,經程明升等人的介紹她帶著女兒道子來到中國,投身於抗日戰爭,參加了八路軍並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41年,在延安成為日語播音員,也因此成為中國對外廣播第一人。在抗日烽火中,她用母語向日軍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報道中國軍民英勇不屈的抗戰意志和行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原清志選擇留在中國。在解放戰爭時期,她轉戰南北,又在大連等地從事過城市恢復和銀行接管工作。解放後,原清志申請加入了中國籍,並一直在遼寧省委工作。1982年,老人從遼寧省委辦公廳離休,于2001年去世。

  日前,國際在線記者特意走訪了原清志老人的外孫黃明先生,以下為專訪全文: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原清志老人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展廳的一角拍照留念,老人身後的展覽即是當年她在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對日廣播的地方。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毅婧)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隨著戰爭的硝煙漸漸遠去,當年親歷過戰爭的許多人都已作古。而當下應當能夠告訴中日兩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是:那場戰爭對於世界毀滅性的災難,對於中國發憤圖強的意義,對於日本警鐘長鳴的作用,“只有讓更多人認清歷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一位瀋陽的退休工程師黃明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這樣説道。

  黃明從小就時常聽姥姥講起抗日戰爭的故事,他的姥姥便一位堅決投身抗日戰爭的日本女人,也是中國對外廣播的第一位播音員——原清志。“姥姥來到中國的時候還是一個日本女孩,投身於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中,成為一名出色的共産黨員和八路軍戰士。朱德總司令的三封電報使她成為中國對外廣播的第一位播音員。”他回憶道,姥姥生前對他無話不説,把自己童年、青年時期的很多事都告訴了他。

  如今,黃明生活之餘正在寫一部電視劇劇本,名字就叫《原清志》。他想記錄下一個普通的日本女子如何堅定革命的信念、如何在中國這篇土地上紮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力量的故事,以此作為對姥姥的紀念,也是對革命正義的傳播和中日曆史的鑒證。

  “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幫助中國人打日本鬼子”

  原清志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出生並成長在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直到25歲。此前,受身為日本共産黨黨員的丈夫的影響,原清志始終反對日本侵略中國,在丈夫被捕入獄去世後,她在進步書店打工時,結識了她的中國丈夫——程明升(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水電部副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原清志的丈夫決定回國投身革命,在丈夫的積極影響下,25歲的原清志毅然決然隨夫來到中國,參加了八路軍,並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41年,受朱德總司令的直接指派,原清志從前線來到延安。同年12月3日,是原清志一生都不能忘記的日子,她用堅定的語氣第一次完成了播音,當她用日語報出“這裡是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時候,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就是這一聲呼號竟然讓她成了中國人民對外廣播第一人。

  日語廣播創辦之初,條件十分艱苦,僅有一間窯洞,一部手搖發電機,以及幾部由蘇聯生産的舊設備。為了隔音,播音室裏用毛毯包著,屋子黑暗,光線微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原清志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對外播音,而廣播的對象便是在華的日本侵略軍,她向日軍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報道中國軍民英勇不屈的抗戰意志和行動。

  “因為姥姥(原清志)曾經多次在戰鬥第一線對敵喊話,需要對自己進行掩護,所以她當年用過的喇叭柄是彎的,子彈從她的頭上呼嘯飛過,鐵喇叭被打的槍林彈雨。”黃明表示,日本兵當時從口音判斷她應該是日本人,她曾經也被日本人斥責為賣國賊,但就算在戰場上最危險的時候,她始終堅持抗日,她説,“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這也迫使我不得不離開日本,幫助中國人抗擊日本人,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我這步走對了。”

  儘管播音設備極其簡陋,但其強勁的紅色電波卻衝破敵軍的新聞封鎖,傳播著正義之聲,引起世人矚目。當時人民把延安廣播比作“茫茫黑夜裏的燈塔”。黃明告訴本網記者,“日本軍官知道了中國的電臺在用日語進行反戰宣傳,而且播音員是日本人,他們十分氣惱,千方百計對其展開破壞,進行電波干擾,於是電臺就將電波調到與敵方廣播極其相近的頻率。”

  經過長期堅持、日復一日的宣傳,影響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日軍中先後出現了小林、杉本、中小路等一批棄惡從善、棄暗投明的人,瓦解了日本軍隊,渙散了日本軍心,達到了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策預想的目的。

  1939年11月7日,首個在華日人反戰組織“日本士兵覺醒聯盟”成立,後演變成“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原清志便是同盟中的成員。“當年,有許多日軍俘虜與其他日本反戰友人加入八路軍,在中國抗日戰場上成立反戰組織,掉轉槍口對本國的法西斯勢力反戈一擊;抗戰勝利後,被感化的日本兵還來瀋陽專門探望過她。”黃明説。

  “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一生的榮幸”

  原清志最終選擇了在中國終老,因為她説她已經是中國人了,她從來都認為當初來中國是一生最好的選擇,而加入中國共産黨是她這一生的榮幸。

  抗日戰爭勝利後,原清志沒有回國,她加入了中國籍,並且已經把中國當成她的第二個祖國了。八年抗戰,她與八路軍和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離不開中國了。在解放戰爭時期,她轉戰南北,又在大連等地從事過城市恢復和銀行接管工作,解放後一直在遼寧省委工作。

  原清志的哥哥曾經在侵略中國的戰爭中戰死在上海。抗戰勝利後,原清志去日本探過親,日本當局通知她去領親人的撫恤金,原清志當場表示:“堅決不能領!”黃明説,“姥姥對日本的感情有些隔膜,她從來不會教我學日語,她認為學這門語言沒有用,她和她的後代都不會再回到日本去生活、工作。”

  原清志在回日期間,真切的感受到了日本人對於中國人的蔑視和不友好,她的表哥前導四太郎一直稱中國的東三省為滿洲、支那。“姥姥對此非常不滿意,專門寫信給前導四太郎,讓他從今以後杜絕這樣的思想和稱呼。”

  在談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日中領土爭端保持強硬的高調,又參拜靖國神社時,黃明稱,“安倍的行為太不成熟,要是姥姥在世一定會去寫信指責他的錯誤。”

  近幾年,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加劇,以各種由頭美化侵略歷史,從“慰安婦”問題到“歷史教科書”問題,從“推動修憲”到“修改零核目標”,從“解禁自衛權”到“試圖以軍用轉民用出口軍備”,種種倒行逆施均顯示企圖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野心。

  “我們將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決不允許否認和歪曲侵略歷史,決不允許軍國主義捲土重來,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以兩個“堅決”和三個“決不允許”,宣示中國捍衛歷史、維護和平的決心。在中國高層的近年涉日表態中,此次措辭之強硬,態度之嚴厲,前所罕見。

  “我要為習主席的政策和態度點讚,只有正視歷史,中日才有友誼可言。”黃明告訴國際在線記者,他在日本工作、學習期間,專門注意到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中國的歷史教科書管這段歷史叫抗日戰爭,而日本卻美化為中日戰爭;有很多年輕的日本人甚至不知道這段歷史,日本政府人為將這段歷史刪除,因為他們心虛,不敢直面歷史。”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在這張照片的背面,原清志老人用中文記錄下照片的時間和地點。她特別寫到1941年12月3日,這是對外廣播的第一天,是她終生難忘的日子 姚毅婧攝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原清志老人的外孫黃明在閱讀當年日本《讀賣新聞》採訪姥姥的新聞報道 姚毅婧攝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日本《讀賣新聞》採訪原清志老人的報道 姚毅婧攝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原清志老人的外孫黃明翻閱當年的姥姥的老照片,給記者講述原清志的抗日事跡 姚毅婧攝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原清志老人的“筆記本” 姚毅婧攝

【老友記】原清志:幫中國人打日本鬼子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原清志的外孫黃明和他的妻子 姚毅婧攝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