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另類課程:天津大學"戀愛課" 南昌大學"三國殺"
資料圖 天津大學開“戀愛課”
近日,天津大學開設“戀愛課”引發熱議,學生成功找到對象可酌情修得滿分。而武漢一高校則購買了136顆真鑽石,供學生實踐課“鑒寶”,被稱最“土豪”課堂。諸如此類的高校“另類”課程還有許多,電子科技大學就開設了一門烹飪公選課程,教學生川菜的製作工藝;南昌大學一老師則開設了一門名為《三國殺中的歷史文化及其他》的選修課,把“三國殺”遊戲引進課堂。“另類”課程不僅中國有,國外也有。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的一門名為“自我表演”的視覺藝術課就曾紅遍網絡,學生要以全裸的方式才能通過期末考試。
天津大學開“戀愛課” 學以致用者可酌情滿分
2015新學年首周,天津大學學生拿到的選課手冊中赫然列著一門《戀愛學理論與實踐》課程。該課程2學分,將於寒假後的下學期開課,分理論和實踐,“學以致用,交到對象,可以酌情給滿分。”
這一現象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也是“醉了”,有已畢業的校友感慨“我上學的時候怎麼沒趕上好時候。”更有網友表示,“上一門課,提升自己的交際空間,還獲得了心儀對象,簡直不可想像,得課如此,復何求哉!”
據悉,這門“戀愛學”課程是天津大學學生社團“鵲橋會”開設的。原來,今年四月份,天津大學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教育課程化改革,鼓勵支持引導學生社團在內的各單位申報課程項目,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求。
“戀愛學理論與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前期主要以理論為主,學生閱讀教材《戀愛心理學》、《戀愛經濟學》,這是基礎知識部分。大家在學習理論部分知識時可交流閱讀感受與經驗。實踐部分是包括社交禮儀培訓與戀愛沙龍實踐,安排陌生異性的對話的機會,使同學們“學以致用”,將心中所想所望用行動表現來,讓學生“走出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待人接物的能力。
“只要認真上課,就可以拿高分”,因為課程帶有課外實踐性質,為了讓大家多學一些東西,並沒有十分強制性死板的標準,甚至還有豐厚的額外獎勵——“將課程裏面習得的知識學以致用,交到了一個好的對象,我們可以酌情給滿分。當然,前提是課程的內容一定需要好好修完”,“鵲橋會”負責人叢穎説。
學生在課堂上用儀器觀察鑽石 圖片來源:楚天都市報
武漢一高校花50萬購鑽石 教學生“鑒寶”
據《長江日報》,22日,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二寶石材料工藝和珠寶鑒定專業的學生剛到教室就驚呆了:本學期第一次鑽石分級課開課,老師拿來了100多顆真鑽石。
為讓珠寶鑒定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上親身接觸到真正的鑽石,提升鑒寶水準,開學初,學校專門花50多萬元訂購了一批鑽石。
記者在課堂上看到,學生們運用偏光儀、鑽石分級燈等工具,觀察鑽石的顏色、凈度、切工等鑒定標準。寶石鑒定教研室教師陳倩介紹,此次採購的都是純天然鑽石,共136顆,每一顆0.3克拉左右,都經過了GIA(美國寶石學院)認證。在課堂上,學生們使用這些鑽石,觀察探究它們的顏色、凈度、切工等鑒定標準。“以前都是用實驗品學習,學生專業能力提升較慢。”
為保管昂貴的上課道具,學校有著嚴格的保管機制。每節鑽石鑒定課專門有兩名老師,一名老師負責教學,一名老師負責收發、核對鑽石,並且不斷地為學生更換標本,比普通的寶石鑒定課更加嚴格。“主要是為了防止學生將真品鑽石與實驗對照材料弄混”,陳倩解釋。
資料圖 四川高校開設川菜烹飪課
一高校開川菜課 食堂可同時容納50人學炒菜
據《華西都市報》,今年電子科技大學全新開設了一門烹飪公選課程《知味》,專門給同學們介紹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和烹飪原料知識,教學生川菜的製作工藝,包括四川的風味小吃。
電子科技大學為開設該課程籌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學校特聘的專業老師羅恒,還特地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為該課程編寫了同名教材《大學生素質教育叢書:知味》,現已出版。
在這學期的課程中,羅恒會教授幾道四川的熱門菜,如回鍋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擔擔面、龍抄手等。“同學們把這幾道菜學會了,就可以延伸嘗試做其他相近的川菜。”
學校三食堂還專門建成了實踐中心,能同時容納50名同學動手炒菜。同時,學校食堂的副經理們還將輪流成為《知味》實訓課的助教,全程指導學生們炒菜。
9月2日下午,《知味》第一堂課開課。“這門課程只提供了50個名額,但上個學期選課的時候卻有四到五倍的同學同時搶著選這門課”,學生張穎説。
羅恒表示,開設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生活品質。
“流行唱法”、“三國殺”等成高校“奇葩”選修課
據《中國青年報》,2015年暑假臨近時,一些大學生在網上曬起自己“小眾”的選修課以及“奇葩”的期末考核,引發熱議,也受到一些質疑。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張樂天開設了一門《書信裏的中國人》的研討課,從資料室選取三對夫妻和三位女青年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之間的數百封信件,讓學生們聚集在教室中閱讀。
劉暢在本學期和另外18名學生一起選修了這門課。他表示,書信中的歷史他並沒有親身經歷過,可是聽著情侶們互稱“某某同志”,相互彙報思想或是自我批評,讓他覺得“好似自己生活在那個年代”。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開設了《流行唱法實踐班》選修課。海峽之聲廣播電臺音樂人蔣舟被邀請到為學生上課。報名這門課需進行面試,每人1分鐘清唱,由專業聲樂老師把關篩選,“報名的多,留下的少,一個班僅30人”。
除了音樂知識介紹外,這門課還經常現場選定歌曲教學,讓學生上臺演唱,現場PK。期末考試採用選秀節目PK的形式,學生要上臺自我介紹並清唱,其餘人當觀眾投票,並將投票結果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法學院教師黃冠,開設了一門名為《魔法世界的政治經濟學》的選修課,用政治經濟學方法分析魔幻作品。“成功的魔幻作品都有清晰的世界觀,可以用現有政治經濟學方法去分析”。
“班級規模大概80人,但往往有超過100人來聽課,以至於上課地點要改到大教室”,在該校學生李熠看來,黃冠的課風趣幽默,很好地把學生感興趣的影視或文學作品與政治經濟學結合。比如,為了説明中西方血緣宗親關係文化對權勢傳承影響的不同,黃冠將阿拉貢和張無忌進行對比。
“我喜歡魔幻作品,也希望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大家一些基本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黃冠覺得,政治經濟學概念相對比較枯燥,用這種方式講解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感興趣。“如果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學不到有用的內容,就是我莫大的恥辱”。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中文系老師饒豐則把“三國殺”遊戲引進高校課堂。“我要通過這門課推廣‘三國殺’遊戲,用新的形式講解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讀真正的中國歷史。”2013年3月,饒豐開設了一門名為《三國殺中的歷史文化及其他》的選修課,原定招收200名學生,最終報名達到298人,還有人慕名來旁聽。
美大學“奇葩課”頻現 全裸才能過考試
不要以為“另類”課程只有在中國高校才能找到。美國高校絕對是各類“奇葩”課程的“重災區”,課程內容超乎想像。據《呼和浩特晚報》,2015年6月,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的一門名為“自我表演”的視覺藝術課紅遍網絡。學生要以全裸的方式才能通過期末考試“情色自我”,否則學分就要打水漂。一名女生的母親弄不懂這是色情表演還是大學考試,站出來投訴。開設這門課程的教授也很無辜,説這課都開了11年了。在美國高校,這樣的課程還有很多。
開設“爬樹課”的康奈爾大學,近年改走“高大上”路線,開設了一門“紅酒品鑒課”,直接從“野人”過渡到“紳士”。普林斯頓一門“穿衣課”不僅能讓學生的品位發生質的飛躍,不再擔心早上哪雙襪子配褲子,更能在看到一雙UGG鞋子的瞬間,電光火石地聯繫到經濟、社會、政治、環境以及歷史等各類因素!
由森特學院開設的“走路的藝術”,也是備受關注的奇葩課。這門課的設定如下:關注走路本身,體會人生的樂趣,每週出門散散步,踏踏青。美國俄勒岡州裏德學院任性地開設了一門 “水下編籃子課”。課程內容就是字面意思——水下編籃子。賓夕法尼亞大學開設了“在網上浪費時間”,課程毫無實踐性,要求學生3個小時不離開電腦螢幕,只能通過聊天室和社交媒體互動。走神、滿腦子空白、發推特、點讚都是拿A的基本功。
賓州州立大學的“從母牛到蛋筒冰淇淋”、麻省理工大學的“如何看電視”、貝爾蒙特大學的“看!那裏有一隻雞!”,這些眼花繚亂的名字不是惡搞和段子,都是真實存在的美國高校課程,而這些也只是美國大學“任性”課程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