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停課下的“糾結” 誰來管孩子成為家長新焦慮
原標題:霧霾停課下的“糾結” 誰來管孩子成為家長新焦慮
因霧霾停課引發的各種“糾結”正在成為教育乃至整個社會面臨的新難題。
停課VS停工:誰來照顧孩子?
12月21日,北京市各中小學和幼兒園再度迎來停課日。這是繼8日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措施後,本月第二次發佈停課指令。
學校停課後,誰來管孩子?已成為家長的新焦慮。
“因單位不停工,家長沒有時間在家裏照看孩子,尤其是一些年齡小、不宜獨自待在家裏的孩子,這個問題目前無解。”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石中英認為,家長在重度霧霾天請假或調休照顧孩子,應該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然而,現實是由於沒有明確的法律和規定依據,學生停課家長難以請假的問題確實比較突出。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研究辦法,按照勞動者帶薪假進行處理,因為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具有不可抗力。
針對這個問題,北京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説,目前預警方案中提到鼓勵彈性工作制,但並不是硬要求,因此並沒有相關的指導意見。
北京市總工會權益部有關負責人則建議,可以將在紅色預警有關方案中提到的彈性工作制納入到企業與職工的集體協商中,由職工代表與企業商議後體現在規章制度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把彈性期間的工作、休息、加班進行詳細的規定。
北京市教委最新統計,21日,全市約150萬中小學生中,92.7%的學生在家學習。
停課VS追趕進度:應試教育之“霾”何時散?
“佈置了一堆作業,復課後要交的,孩子寫一份,我們至少要判40份;每天如果有一次作業,幾天下來就是100多份,一份作業如果需要1分鐘來判,就是100多分鐘。”
近日,一些學校教師在霧霾停課期間的心聲見諸報端,其中教師在復課後要加量批改作業、追趕教學進度的吐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這其實不是教學進度的問題,而是學校加班加點對學生進行應試教育的問題。除了空氣污染,應試教育需要徹底‘凈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很多學校擔心學生停課一天就落下很多,哪怕一兩天的停課,很多學校都受不了。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者儲朝暉多年在各地的調研和與國外的比較研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最多可安排60%的時間學習國家規定課程,40%的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然而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學校基本沒有學生自主安排的概念,家長也認為孩子一天到晚應該在校學習,這就導致停課對教師和家長都造成了某種觀念上的負擔。
他認為,停課期間應該安排學生自主進行一些感興趣的學習,這對於轉變我國的教學安排模式和學習組織方式是一次契機,應該充分運用。
遠程教育VS社區服務:長久解決誰負責?
21日8時,景山學校高三一班的語文老師李巧梅打開筆記本電腦,攤開教案,把週四、週五高三聯考的全班試卷擺開,在僅有她一人的教室裏等著23名學生上線。
“18題你得了滿分,你可以跟同學講一下解題思路嗎?”老師提問後,電腦另一端的學生通過網絡開始回答。
景山學校副校長吳鵬介紹,學校從2013年起就開始制定臨時停課教學預案。現在學生在家也可以按照課表在線學習。
數據表明,12月7日至10日,停課期間承擔遠程教育工作的北京數字學院的頁面總體訪問量為2614133次,日均訪問量較此前一週提高2462%。
“我國社區應該提供空間,為孩子提供課下活動和輔導服務。”儲朝暉説,學校停課確實為家長和監護人增加很多工作量,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系統設計。
當前,我國社區基本還停留在居住管理的初級階段,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的訴求。學生放假要麼是父母或監護人陪著,要麼隨父母待在辦公室,還有一些家長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鎖在家裏。
“停課引發的問題和過去很多教育問題、社會問題一樣,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從長計議、系統設計。”熊丙奇説。
截至記者發稿時,教育部給記者答覆稱:“鋻於此情況今後可能反復出現,為慎重起見,我們在研究更為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案。”
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