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2015-12-23 16:31:2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本年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閉幕了,近一個多月來熱度很高的高端大詞“供給側改革”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一個新概念 引起熱烈反響

 

 

  自習主席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到“供給側改革”,一個多月來,中央已經多次提到這一概念(有時也稱“供給端”),由是引起了諸多媒體和經濟界人士的注意,紛紛加以解讀,“供給側”這一經濟學詞彙迅速成為熱詞。

 

  然而,遺憾的是,解讀雖然很多,也確實增進了普通人對這一概念從無到有的了解,但就筆者和筆者幾位素來關心國事的同事的閱讀體驗而言,這些解讀還難以讓人獲得充分的認同感。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解讀本身就説得雲山霧罩(也許是過於專業吧),讓人看不大明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央儘管多次提到供給側改革,但相關文件和講話中並沒有就此作出直接的闡釋,從而使得有些解讀文章儘管能讓人看明白,但解讀得對不對,是不是符合中央的本意,作為普通讀者也就無從認證和判斷,所以心裏還一直畫著問號。

 

  於是,“供給側”的內涵到底都包括啥? “供給側改革”的措施都將有啥? 出現在同一文件中的“供給側改革”與文件中提到的很多改革措施是什麼關係? “供給側改革”和中央以往表達的改革思路是什麼關係? 這些問題也就一直不甚清晰。

 

  “供給側改革” 如何解讀?

 

 

  如今好了,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中(説明一下: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報道中未見如早些年那樣使用“公報”一詞,我這裡使用此詞,只是為了行文的方便)可以大致得到答案。

 

  “會議強調,明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這句在語法上貌似有點瑕疵哈。“實施……支柱”,好像動賓搭配不太相宜。但意思是大致明白的,語法且不細究了吧)。”

 

  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的一段話。這段話告訴我們,供給側改革,與五個方面的政策相關。哪五個方面呢? 公報接著告訴我們,包括宏觀政策、産業政策、微觀政策、改革政策、社會政策。

 

  這五個方面的政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別是什麼關係呢 ? 我們可以根據公報的行文分析一下。

 

  “第一,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也就是説,“宏觀政策”的功能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合適的環境,“宏觀政策”本身並不屬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範疇。

 

  “第二,産業政策要準,就是要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顯然這是告訴我們,要通過“産業政策”來定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或者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不在“産業政策”這個層面發生。

 

  “第三,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聯繫後面關於“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的具體表述(見後文),可以判斷,“微觀政策”屬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範疇。

 

  “第四,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

 

  這是對改革的力度提出要求,不涉及改革內容的劃定。

 

  “第五,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

 

  這是説“社會政策”要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保障,也就是説,“社會政策”也不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範疇之內。

 

  綜上所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微觀政策”的範疇內展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