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以知識産權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5-12-25 10:30:30|來源:央廣網|編輯:韓基韜

  【導讀】國務院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侵犯知識産權將納入信用記錄。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關注:以知識産權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隨著新常態下創新創業漸成主流,知識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發重要,國家對知識産權的保護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自從2008年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已經成為知識産權大國。但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特徵明顯,保護不夠嚴格、侵權易發多發等問題仍然突出,企業海外知識産權風險越來越高。而且一些侵權案例的發生,大大挫傷了知識産權所有者的積極性,對科技進步和創新創業的發展也形成了較大的阻礙。

  針對當前知識産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國務院這次印發的《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五項重要舉措,並提出到2020年,知識産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知識産權授權確權和執法保護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形成國際競爭的知識産權新優勢;建立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預警防範機制,將故意侵犯知識産權行為情況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大學知識産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中心研究員趙佔領進行評論解讀。

  經濟之聲:自從2008年我國開始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以來,知識産權工作取得很大進展,當我們的企業走出去的時候,無論投資還是貿易,在談判中都會遭遇很多"無奈",原因也包括知識産權體系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實際上是這次意見出臺的重要背景。當前知識産權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哪些差距?

  張平:從知識産權立法和司法方面來看,沒有太大差距,在某些方面還有更加完善地方,比如知識産權司法制度,有專門知識産權法院,最高院一直到基層法院的知識産權專業審判法庭。不過,在知識産權方面有些力不從心,企業知識産權意識、保護利用和管理意識、尊重他人知識産權意識、在創新創業過程規避知識産權侵權意識可能都不強,同時企業沒有太多專門人才專門去負責。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恐怕沒有在海外去做知識産權部署,沒有去做充分檢索和查詢,保護意識跟能力不強,遇到重重障礙。有的知識産權權利人可能首先把知識産權作為一道貿易或者是市場防禦壁壘,其次可以作為一種進攻手段。知識産權就如同商場和戰場,它有進攻和防守能力。

  經濟之聲:在當前的形勢下,加強知識産權工作對於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要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平:完善知識産權制度能夠為創新成果提供充分專有權利保護。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這個過程當中,創新主體如果沒有知識産權意識,可能有很多創新的成果不會用知識産權來保護,創新成果就變成公共的財富了。如果是改進型或者是集成型創新,可能還要跟有交叉許可,不意味著搞創新企業申請了專利就萬無一失,因為任何一個創新成果都離不開在先人基礎。如果前面是有知識産權的,還是要有很多知識産權糾紛侵權或者是交叉許可,這樣一些知識産權的談判。

  經濟之聲:當前我國知識産權侵權現象還是比較突出,一些侵權案件時有發生,根據在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

  趙佔領:原因是非常多的,首先舉個立法層面的原因,現有知識産權立法,實際上對於侵權賠償堅持的總的原則就是説是填平原則,以賠償權利人所遭受的損失為主,缺乏懲罰性賠償的規定,對於遏制侵權存在很大不足,同時知識産權與新能源基礎,新能源産業結合往往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這些有爭議的問題在立法層面上難以及時去適應新形勢發展,這幾年新的案例不斷出現,往往引發發很多新的巨大的爭議。第二在執法層面,知識産權侵權出現很多新的特點,與互聯網的結合,比如網上售假,網上盜版的氾濫,這些違法行為呈現出有跨地域特點,而且是高發,同時又帶有一定的隱秘性。這些特點實際上給我們現有的知識産權的執法體系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知識産權保護狀況,它是跟整個社會的這個知識産權的意識,法律意識的強弱是有直接關係的,知識産權制度是一個舶來品,在中國落地生根也就是才幾十年曆史,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尊重知識産權、尊重創新的這種環境和氛圍,公眾往往不是很在意説買的産品是不是盜版是不是假貨,只要價格便宜能夠享受到便利就可以了,這在很多程度上也制約了知識産權保護的力度。

  經濟之聲:有評論指出,發達國家獲取超額利潤的秘密恰恰是利用擁有先進技術和知識産權的優勢,制定各種技術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維持技術的壟斷地位。我們要在這方面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對知識産權的法律和監管方面還有哪些工作需要跟上?

  趙佔領:關鍵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企業界或者是産業界要加大技術創新,掌握核心的知識産權,在相關産業鏈上處於主導的地位,這個是最根本的,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知識産權的大國向強國的轉變。另外一方面,對於國外的企業在中國濫用知識産權的行為,壟斷損害國內競爭秩序、行業利益的時候,國內的監管機構特別是反壟斷的執法機構應該及時的監管,加大處罰的力度。比如去年高通在晶片領域進入專利捆綁許可等,後來是相關的執法機構給予高額罰款,在這些方面,我們利用反壟斷和知識産權的武器進行加大監管的力度,未來還需要繼續的強化。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