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一週文化盤點:“漢語盤點”揭曉年度字詞

2015-12-25 16:01:21|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王濤

  原標題:《一週文化盤點》:“漢語盤點”揭曉年度字詞 北京僅次於倫敦成全球博物館數量第二多城市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曉萍):本週,在漢字文化、博物館教育以及國産電影票房方面的熱新聞不斷。中國多家部門聯合揭曉了“漢語盤點2015”,“廉”、“恐”、“反恐”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際字、國際詞,透露了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您知道北京有多少家博物館嗎?答案是172家,這使得北京成為全球擁有博物館數量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英國倫敦;中國又迎來了賀歲檔電影黃金期,總計69部電影上映,據統計,中國國産電影票房在今年的增速首次超過北美和韓國,政府最近也啟動了一項“青蔥計劃”,旨在選拔、扶持更多青年導演。

  盤點每年度的漢語熱字、熱詞,已經在中國進行了十年,今年最熱的國內字是“廉”,廉潔延續了去年國內詞“反腐”的熱度,反映出人們對凈化社會環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期望;而國際字和國際詞分別是“恐”和“反恐”,這其中透出了沉重感和深切的無奈、感傷,也顯示了民眾對“共贏”、“和平”國際環境的嚮往。

  主辦機構之一、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説,今年活動共得到11000余條網友推薦字詞,投票階段點擊量近14萬次,微博話題閱讀量上億次,“網民投票投出來的字和詞有一萬多個,在這其中推舉出了各自的前十名。”

  2015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更加有趣,包括重要的事情説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們城裏人真會玩;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我想靜靜等等。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説:“語言也是有味道的,比如,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用,確實有一種味道,這種味道可能難以言説,但是特別有語言的一種力量。”

  2006年以來,每年最熱的漢字和詞的變化,透露出了十年來中國和國際社會的變遷。

  很多外地人、外國人來北京都會去登長城、看故宮,您可知道,北京多少博物館嗎?總計172家。近日,主管博物館工作的北京官員説,北京已成為全球擁有博物館數量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英國倫敦。要能去這些博物館轉個圈,包您大開眼界,高大上的故宮博物院、文藝范的中國電影博物館、受兒童歡迎的北京自然博物館,還有一些專業的警察博物館、汽車博物館等等。

  從1985年以來,北京共增加了133座博物館,平均每年新建4到5座,博物館的受歡迎程度也在增加,今年10月,故宮博物院展出包括《清明上河圖》等文物典籍,排隊的人最長都要等待7個小時,可仍然沒有打消掉愛好者的熱情。北京的博物館也在效倣國外,設計各種活動,讓博物館動起來,吸引中小學生等群體多參觀。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于平:“我們博物館在設計為中小學量身打造的一些課程教材,請中小學生把歷史課搬到博物館來,比如陶瓷是怎麼製作的,比如青銅器的工藝流程,他都可以來參與,所有的博物館都根據自己的藏品來設計學生可以參與體驗的項目。”

  互聯網公司騰訊近日發佈了一份娛樂白皮書,其調查數據顯示,國産電影票房在今年的增速首次超過北美和韓國。截至12月3日,中國電影票房已突破400億元。今年10月,中國月度票房首次超過美國票房。

  電影《尋龍訣》這部根據網絡小説《鬼吹燈》改編的懸疑動作片上映5天,票房近8億元,很多粉絲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喜愛,認為情節、特效等都不錯,有人説,快達到好萊塢水準了。

  電影市場的主流受眾90後們的需求,也是電影製作者需要考量的內容,騰訊對90後的調查顯示,電影是他們最願意花錢的項目之一,吸引因素中,作品本身超過演員的“顏值”是他們更看重的。看來,要讓更多年輕人買票進電影院,還需要在內容上下工夫。

  近日,中國導演協會和電影主管部門聯合發起了一項扶持青年導演的“青蔥計劃”,要挖掘、孵化、選拔和培養更年輕、有才華的導演,知名導演馮小剛擔任了第一屆“青蔥計劃”主席,他説:“如果你們有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我願意把我的經驗、我的感受,告訴你們。”

  “青蔥計劃”將採用真人秀競爭形式,年齡在18-38周歲的中國公民都可以上傳自己原創的長篇劇本和創意自薦小片,當然,他們還需要有一部導演作品。最終五位入圍者將獲得五位知名導演的零距離扶持。期待未來有更多讓我們耳目一新的好電影出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