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習近平2015外交成績單 五大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12-29 09:39:25|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韓基韜

  

細數習近平2015外交成績單 五大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併發表重要講話。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李正穹 實習記者 解軼鵬)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交場合多次提及並解讀命運共同體理念,使得命運共同體成為習近平在外交工作中的高頻詞。

  2015年9月,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並首次對如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解讀,提出了五個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縱觀2015年習主席的系列外交行動,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這五大努力方向無不貫穿中國外交始終。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

  2015年,習近平8次踏出國門,訪問了亞、歐、美、非四大洲10個國家,在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構建了不同層次的夥伴關係。

  4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簽訂了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並將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巴兩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命運共同體。

  隨後,習近平在訪問印度尼西亞的過程中,提出重振亞非新型夥伴關係,攜手打造中國、亞非命運共同體。

  7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參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傳承了“金磚國家”的開放合作模式,拓展了金磚國家和相關地區的夥伴關係。

  習近平在10月訪問英國、11月訪問越南,以及12月參加中非合作論壇的過程中,分別提出中國要和英國、越南、非洲各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正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建設全球夥伴關係,踐行“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營造和平與穩定的安全格局,需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

  2015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典,向世界展示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警示世人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10月16日至18日,第六屆香山論壇在北京舉行。全球49個國家的政府和防務部門代表團就亞太安全合作展開研討。“打擊恐怖主義”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的一大焦點,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球威脅,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無法獨善其身。各國代表還圍繞“海上安全合作”等問題達成多項共識。

  9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隆重舉行。習近平在講話中説:“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要建立公正道義、共治共享的安全格局,就要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

細數習近平2015外交成績單 五大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年5月8日,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期間,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簽署聯合聲明。 來源:新華網

  2015年5月7日至12日,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此次出訪是一次加深各國經濟合作的“互惠之旅”。中國和三國累計簽署各類合作文件和協議近90項,涵蓋經貿、能源、航天、金融、投資、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

  9月22日至28日,習近平訪問美國,達成 49項成果清單,共計採購美國大約271億美元的産品。訪問加深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雙方確認了共同利益,即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以及穩定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不僅僅要參與國際雙邊合作,而且要積極參與國際會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在2015年的G20峰會上,習近平提出四點建議,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在APEC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四點建議,闡述了亞太區域合作的方向和路徑。在12月份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在習近平提出的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的“十大合作計劃”,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在推進合作共贏的國際新秩序過程中,中國正在將承諾變為行動,希望國際社會具有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

  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

  2015年,“一帶一路”成為了國際文明交流的一抹亮色。傳統的“中原中心主義”會制約中國的文明型崛起,中國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明交流中,不斷實現對中國傳統理念的超越,“中心-邊緣”觀念逐漸弱化,路、帶、廊、橋等“去中心化”的觀念逐漸形成。

  5月,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同時,也促進了各國的文明交流。“一帶一路”建設使得沿線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開展互聯互通,“2015年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於今年9月在俄羅斯舉行。

  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出席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求同存異”的萬隆精神,既是國際文明交流的歷史經驗,又將成為當今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旗幟。

  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近日,中國的霧霾問題牽動國人的神經,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空氣污染也日益加重。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習近平指出,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綠色發展”提到“五大發展理念”的高度。中國正在引領世界加速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11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習近平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講話,提出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點建議,並闡明瞭中國在改善氣候方面努力的目標,且做出承諾。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中國新的國際觀正在逐漸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即將成為中國外交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面重要旗幟。

歡迎撥打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youthpress@126.com。關注“細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爆料線索。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