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十二五”圓滿收官

2015-12-29 09:39:56|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高分四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喬全興):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高分四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投入使用後將在監測森林火災、洪澇災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高分四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222次發射。至此,中國今年已圓滿完成19次航天發射任務,將45顆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據了解,高分四號衛星,是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遙感衛星。中國國家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介紹説:“高分四號採用新研製的高軌遙感衛星平臺,裝載1臺大口徑面陣凝視相機,衛星總品質約5噸,設計壽命8年,運行于地球同步軌道。為目前國內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最高水準,國際上尚無此類衛星。”

  高分四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李果透露,高分四號配備了大口徑面陣相機,可同時進行可見光探測和紅外探測,能夠實現大幅寬的成像:“我們一幅圖像覆蓋的面積約有一個河南省那麼大。而近地軌道遙感衛星一般幅寬在幾十公里,所以相對而言我們高分四號的幅寬是比較大的。”

  高分四號衛星將在距地面約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行,觀測面積大,並且能長期對某一區域持續觀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高分四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于登雲説:“高分四號能夠對關注的目標,進行全天時的觀測,就是能夠盯著你,對你的每一個動作都記錄下來。”

  基於這些優良性能,高分四號衛星將在監測森林火災、洪澇災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家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説:“我覺得高分四號主要是對目標的連續觀測上。比方説颱風,氣象部門對颱風的形成過程比較感興趣,低軌遙感衛星可能幾天以後才能重復觀測,對整個形成過程可能就抓不到。高分四號發射以後就能以分鐘級或者秒級的時間間隔,對颱風的形成過程進行連續的觀測,對氣象部門研究颱風形成的過程機理和趨勢,非常有幫助。另外,對林業火災的速度,發展的方向,也可以起到一個連續監測的作用,對這些需要連續觀測目標的,非常有價值。”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所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自2010年正式啟動以來,已成功發射兩顆衛星,投入使用後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15年11月底,已累計分發數據403萬景,數據量超過我國以往遙感衛星歷史數據的總和。童旭東説:“由於高分數據的應用,使得近年國內市場上國外衛星數據價格大幅度降低,解析度低於2米的國外衛星數據已基本退出國內市場。”

  根據計劃,我國將於2020年,基本建成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對地觀測系統。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