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火箭軍五大專家曝光 冒墜機危險記錄關鍵數據

2016-01-03 13:39:05|來源:人民網|編輯:杜軍帥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經過近50年的發展,火箭軍已建設成為一支精幹高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具備陸基戰略核反擊能力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能力。在這樣一支非比尋常的高技術部隊中,必然有一支非比尋常的高技術專家隊伍,他們從事的事業關乎世界和平,關乎國家安危……

  軍人的忠誠是凝聚在刀鋒上的寒光,是沉澱于歲月的守望。今天,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他們,投向火箭軍導彈陣地。他們把對國防事業的忠誠熱愛,化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追求進取,追求卓越,是我軍堅守特殊崗位、履行特殊使命、肩負特殊責任、做出特殊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

  陳禮國:我軍在“真槍實彈”上安裝引爆裝置第一人

  他堅守深山大半生,為國仗劍,勇於擔當;他積年累月守長劍,不辱使命,追求卓越;他嘔心瀝血育英才,虛懷若谷,桃李芬芳……他,就是戰略導彈部隊導彈專家、某基地高級工程師陳禮國。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某型導彈裝備整裝空運試驗中,陳禮國作為兩名隨機技術保障人員之一,負責監測和記錄裝備在高空狀態下的技術參數。然而運輸機下降返航時,遇上惡劣天氣,油料即將耗盡,飛機準備迫降。機長囑咐大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給家人寫幾句話。陳禮國卻異常鎮靜,眼睛一直盯著不斷變化的測試數據,把參數變化一項不漏地記錄下來。飛機迫降成功,人員有驚無險。陳禮國卻意外收穫了裝備顛簸頻率、傾斜角度、位移狀態等重要數據。為導彈裝備的改進定型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某年秋天,為檢驗某型導彈裝備安全性和有效性,戰略導彈部隊某基地即將執行一項重大科研試驗任務。這是我軍首次實施此類試驗,成功與否影響巨大,陳禮國再次被任命為現場指揮組成員。試驗的關鍵環節是往裝備上安裝引爆裝置,技術難度大,一個靜電火花或動作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原定執行安裝引爆裝置的操作號手,由於心理壓力過大,不能正常操作,試驗現場氣氛驟然緊張。這時,陳禮國站了出來,主動請纓接替原操作號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驚險操作,引爆裝置安裝成功。陳禮國成為我軍在“真槍實彈”上安裝引爆裝置第一人。

  從試驗陣地回來後,陳禮國趁熱打鐵,利用半個月時間,把試驗中的每一處細節、程式、數據和體會都整理出來,主編了一本《爆炸訓練實施手冊》,這本《手冊》,成為目前我軍導彈武器裝備“爆炸”訓練唯一的指導性大綱。

  導彈陣地猶如“地下龍宮”,一個不起眼的環境變化都會影響裝備安全。因濕度變化引起的一種“結霧現象”,數十年來,讓各級領導和科研人員感到焦慮。陳禮國一直關注這道難題。隨著我國科技水準的提高,他感到時機成熟,大膽向上級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半年之後,陳禮國帶領攻關組,一舉攻克困擾 30多年的重大技術難題。聯合驗收組稱,這項技術是我軍導彈陣地建設的一次革命!

  在陳禮國任某基地裝備部長到副總工程師的 8年間,他帶領科技人員先後攻克 153項科研課題,有 16項重大科研成果填補國家和軍隊空白。

  邱成龍:我軍戰略導彈作戰運用“首席專家”

  在中國戰略導彈“絕密檔案”中,簽署他名字的“作戰運用方案”數以千計,調動千軍萬馬,守望國家安全;在戰略導彈部隊演習發射的“中軍帳”裏,由他擬定的“作戰輔助決策報告”在信息化指揮平臺上無聲運轉,掌控巨車長劍。作為我軍戰略導彈作戰運用專業帶頭人、我軍常規導彈作戰運用研究奠基人、戰略導彈部隊作戰運用研究領域領軍人,他用生命在萬里天疆繪就了遙遠神秘的“中國彈道”。他的名字叫:邱成龍。

  20世紀 90年代,一場開天闢地的轉型建設在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悄然發端,戰略導彈部隊迎來了向“核常兼備”進軍的黎明。一枚枚新型常規導彈,在深山陣地昂首問天。戰略導彈部隊導彈作戰運用專家的科研平臺上,難題一串——型號多了、家族大了,作戰運籌從“面”向“點”跨越,意圖選擇、武器配備、綜合集成,作戰運用空前複雜。常規導彈作戰運用研究的時代課題,責無旁貸地落在邱成龍肩頭。

  一路櫛風沐雨,邱成龍帶領課題組 40余次下部隊、進工廠、赴靶場調研求證,一堆兩米多高的第一手技術資料,為我軍新型導彈作戰力量優化奠定了核心技術基礎。這是戰略導彈部隊進入“核常兼備”時代後,在作戰運用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代地標。

  2009年 10月 1日,長安街。世人矚目的中國精確制導武器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首次接受祖國檢閱。

  戰略導彈部隊從“靜臥深山”到“全域機動”,實兵實裝實彈演習的烽火映照長劍。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運籌帷幄的中軍帳裏,導彈作戰運用“首席專家”的席位上,無一例外地擺放著“邱成龍”的名簽。

  上世紀末,一場大型演習拉開帷幕。由於導彈型號、打擊頻度、作戰要素空前複雜,戰略導彈部隊首次成立演習輔助決策中心,邱成龍擔綱技術負責人。

  他根據作戰效果模型計算和作戰倣真推演提出諮詢意見,語出驚人:某突擊頻度可以減少某型導彈 X枚!

  舉座皆驚!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創舉,成敗攸關,責任重大。然而,演習的結果證明,這個方案以最小的代價奪取了勝利。

  身經百戰,邱成龍深感傳統作戰輔助決策方式已不能滿足信息化條件下導彈作戰集團的需求。他的心中,孕育著又一幅藍圖——研製基於信息化平臺的“戰役演習輔助決策系統”。這是一個極富挑戰的艱巨任務,涉及到系統學、運籌學、工程學,以及光電、機械、網絡等十多個學科。邱成龍帶領課題組為各作戰要素逐一建立作戰模型,開發作戰軟體,嵌入決策系統。

  兩年後,這一系統開始在天南海北的演兵場上運用,推動我軍演習輔助決策實現了自動化、網絡化、智慧化的跨越發展。

  譚清泉:讓危險彈體出現“奇跡” 恢復安全狀態

  病榻中,儘管手術的刀口依然在隱隱作痛,與前來探訪的戰友交談,他提的最多的,仍然是導彈的技術和裝備整修情況;陣地裏,儘管因癌症被切除了一頁肺片,他穿著溽熱的防護服,仍然像身邊那些小他30歲的年輕人一樣,爬豎井、鑽坑道。譚清泉,這位戰略導彈部隊導彈專家、某導彈旅高級工程師,從軍近40年,將自己的生命同共和國導彈事業緊緊連在一起。身患肺癌時依然惦念陣地,他説:“繼續工作,就是對我最好的治療。”

  大漠戈壁,彎弓射雕。某型號導彈檢驗發射到了緊要關頭——導彈裝填對接。距起吊還有一小時,靶場突然颳起狂風,黃沙瀰漫。導彈體積龐大,精密器件密布全身,正常情況下作業都讓人心裏打鼓,這麼大的風還能繼續嗎?時任旅長問:“能不能保證安全?能不能幹?”作為現場技術把關組組長,譚清泉斬釘截鐵地説:“能!”

  該型號導彈系統龐大、技術複雜,稍有不慎,後果難測,與導彈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譚清泉對此心知肚明。但他心裏清楚:風險再大,自己也不能退縮。面對眾人猶豫的目光,譚清泉調整了方案,現場指揮協調,帶領官兵圓滿完成任務,還開創了該型號導彈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裝填對接的先河。

  一次,部隊跨區執行實彈發射任務。一切準備就緒,導彈即將進入發射倒計時,某系統突發故障,發射被迫緊急叫停。當其他人撤離後,譚清泉帶領技術骨幹毫不猶豫地走向極度危險的彈體。他們小心翼翼地拔下一個個電纜插頭……緊張忙乎一陣後,奇跡出現了:導彈恢復到安全狀態。隨後,他又組織進行了50多次試驗,確保了第二天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還創下該型號導彈發射史上的多項紀錄。

  2012年,該旅對導彈陣地進行綜合整治,現有陣地某控制系統已不適應新需要。譚清泉提出:拆除原有系統,重新設計。消息傳出,爭議紛起。有人擔心,一旦改不好,出了事誰負責?譚清泉斬釘截鐵的説:“現在設備已經老化難以恢復,不符合打仗要求!如果總是前怕狼後怕虎,將來就可能貽誤戰機。”

  在旅裏支持下,譚清泉按照陣地要求設計圖紙,與戰友一起攻關 3個月,研發了一套新的控制系統。該系統在陣地試用後,性能穩定,還解決了老系統存在的“痼疾”。現在,該系統已被推廣列裝。

  在譚清泉眼裏,“能不能幹,不能只看專家權威,更要看實戰需不需要。”這些年,他先後破解技術難題 200多個,研發模擬訓練器材 80多件(臺),4項研究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陳學東:研製“神器”解決“巨無霸”導彈發射車運輸難題

  他急匆匆的腳步,日夜奔忙,從導彈技術陣地到發射場坪;他笑瞇瞇的面容,謙遜執著,攻克的科技難題折服專家教授,震驚首長機關;他亮晶晶的眸子,滿含憂患,一份論證報告讓大國長劍反應迅捷,隨即能戰!戰略導彈部隊某導彈旅技術室主任陳學東,紮根山溝創奇跡,用勤勞與智慧助導彈騰飛提速,讓訓練週期縮短,使英才方陣擴容。

  “點火!”一聲驚雷,大地撼動,某新型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騰空而起,直刺蒼穹。此次演練,按下發射按鈕的是一名入伍剛滿一年的新戰士。新兵下連就能進行實裝操作,不動實裝實彈就能組織導彈發射訓練,推動該旅實現這一重大變革的人就是技術室主任陳學東。

  數年前,新型導彈如同寶貝一樣列裝該旅。因模擬訓練器材只有一套,在操作訓練中,只能是一個營“練”,多個營“看”。官兵們照著書本練操作,依據圖紙學技能。如何從技術手段上解決訓練受限難題?武器生産廠家和科研院所都做過攻關,均沒能成功。

  那段時間,陳學東天天跑陣地、進發射場,通宵達旦待在辦公室裏,歷經數十次試驗、調試,整整 100天,能完全代替實彈的導彈技術訓練等效裝置開發成功。緊接著,又經過半年時間苦苦攻關,導彈發射訓練等效裝置也提前問世。導彈發射陣地和導彈技術陣地的訓練難題得以解決,從作戰指揮、系統測試、發射訓練,全部與實戰對接,能夠全流程、全要素、全程式代替實彈操作訓練。

  2009年,共和國 60華誕之際,旅裏官兵得知參加國慶大閱兵的消息後,個個群情激昂。興奮之餘,麻煩出現了,號稱“巨無霸”的新型導彈發射車個頭大,鐵路輸送平板窄,要求裝載的車輛左右偏差不超過 5釐米,否則長途顛簸容易使發射車發生位移,引發安全事故。

  正當旅領導焦急之時,陳學東主動站了出來。承擔重任後,他研究起了導彈發射車原理結構、力學、機械製造等,經過細緻測量分析、反復修改打磨,兩個月後,研製成功大件位移器和發射車鐵路運輸支架。有了這兩件“神器”,導彈發射車跨區長途輸送不再成為難題。閱兵圓滿結束,將士凱旋歸來。從此,這兩項科研成果,成為伴隨這支新型導彈勁旅劍行天疆、馳騁南北的“功臣”。

  一次某型導彈定型發射,他擔任技術保障組組長。在上級技術專家均到場把過關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帶領技術保障人員對導彈武器系統數百個接地、電源插座一項不漏,進行逐個排查。最後,發現 11個不符合技術要求的點位和 7處隱患,得到糾正和排除。發射一舉成功,新型導彈提前列裝形成戰鬥力。當年年底,陳學東被基地評為導彈技術尖子人才,榮獲全軍作戰部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至此,他已連續十餘年獲此殊榮。

  廖平:解決兩款新型導彈發射試驗故障難題

  在戰略導彈部隊裝備部軍代室總代表的名冊上,廖平年紀最輕,資歷最淺,然而他在許多場合卻獲得了出人意料的看重。

  一種新型號武器裝備即將進行靶場試驗,在現場的上級領導想找位專家,更深入地了解新裝備信息部分的技術原理、作戰性能和發展前景,周圍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廖平,找來一試,果然講得通俗易懂,切中要害;部隊即將接收新裝備,先行組織骨幹培訓,找專家上課,也願意找廖平。因為他講得貼近部隊實際,針對性強,不僅介紹裝備構造、性能原理,還講操作使用、維修保障需注意的問題。廖平如此被人看重,靠的是真才實學。

  2007年冬天,對於頂著呼嘯的寒風參加戰略導彈部隊某型導彈發射試驗任務的廖平和某研究所的領導、總工程師來説,是一個苦澀的日子。因為剛剛進行的發射試驗傳回的數據表明,新裝備的其他部分都很成功,唯獨他們負責的那部分彈載關鍵設備出現故障。而就在一個多月前,另一型號的發射試驗也是因為他們所負責的關鍵設備出現問題而失敗,原因至今還沒找到。

  連續兩次失敗,讓當時還是軍代室副總代表的廖平心情格外沉重,他知道:新裝備是打造新型作戰力量的物質基礎,是部隊戰鬥力新的增長點,必須儘快查明故障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否則就要拖部隊軍事鬥爭準備的後腿!

  接下來的幾個月成為廖平走上軍代表崗位以來最緊張忙碌的時期。兩個型號裝備故障的查找定位歸零工作幾乎同時展開,廖平帶著軍代室同志與研究所科研人員一道在兩條戰線連續奮戰。緊迫的工期、巨大的工作量、“大海撈針”般艱難搜索都考驗著他們的意志和耐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給兩型裝備研製帶來巨大困擾的關鍵問題終於先後查清、解決。

  這年 6月,第一個型號裝備率先迎來靶場試驗,導彈精確命中目標。12月,第二個型號裝備也到了一彈定生死的時刻。發射結束後,遙測數據傳回:圓滿成功!靶場一片歡騰。

  凡與廖平打過交道的軍工科研單位和生産企業,都對他在裝備品質問題上把關之嚴格、態度之較真有過充分的領教。

  一次,某産品設備進行濕熱環境試驗,設備一個配重塊表面出現一點污跡,研製單位認為是小事,把污跡擦掉就行了,不影響品質。可廖平不同意,堅持要求必須把污跡的性質、産生原因、可能給裝備帶來的影響弄清楚。後來的一系列試驗發現:這塊污跡是材料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滲透的雜質,會造成腐蝕,影響裝備壽命。研製單位再也不把它當小事,改進了設計。

  廖平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受到許多人的稱讚,然而他自己對此卻並不滿意。他認為:把好軍品品質關,不能單靠個人的責任感,軍代表也不能滿足於為企業充當“質檢員”、“救火隊”,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幫助企業建立精確控制品質的科學管理制度,這才是治本之道。

  結語:一個先進人物的涌現不是偶然的,必然有時代的呼喚和適合他生長的土壤。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火箭軍部隊建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已成為國家一支重要的戰略力量,在維護國家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科技領域典型人物的出現,是反映火箭軍部隊發展進步的一個個窗口。他們作為這個英雄群體的優秀代表,見證了火箭軍部隊的光榮與夢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