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迎來45歲最年輕得主(圖)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大榜”隨之揭曉,備受矚目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銜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作為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偉也因年僅45歲的年齡優勢,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歲獲自然獎一等獎的記錄。
自然科學一等獎被認為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授予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突破性進展、被學術界公認並廣泛引用的中國公民。此前,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獲此殊榮。不過,在過去十幾年裏,該獎有9次出現空缺。2013年起,這一局面開始改變,到今年已連續3年産生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意味著我國重大原創科學成果接連産出,基礎研究發展的勢頭喜人。
陳志敏介紹,潘建偉率領的科研團隊,長期從事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實驗檢驗,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量度學,在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原始創新成果,為我國在新興的量子信息産業搶佔先機、成為領跑者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一組來自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的數據,可以佐證潘建偉項目團隊的“厲害”——其研究成果7次入選我國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3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1次入選《自然》雜誌評選的“年度十大科技亮點”;其項目組成員曾獲得國際量子通信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重要獎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