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旗大數據産業 助力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治國理政新實踐】陜西舉旗大數據産業 助力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央視網訊(記者 王甲鑄)在陜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有一處規劃建築面積27萬平米、總投資30億元的園區,除了一幢三層高的辦公樓房外,園區內已建和在建的基本上都是氣勢恢宏的機房。在西北地區,這裡是規模最大、技術等級最高、業務最全的信息産業基地和大數據處理中心,這裡就是中國聯通西安數據中心。
大數據産業産值達到500億元
這座2015年3月投入運營的園區背後,是新常態下,陜西落實“舉旗大數據、形成大産業”的戰略發展決策:到2017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900億元、大數據産業産值達到500億元。
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中關村時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陽大數據廣場考察時説:“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如今,在陜西,大數據産業也正在助力當地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産業所在城市新區的成功實踐也正在成為當地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在一個數據量爆發增長的時代,信息産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新的互聯網技術不斷涌現,技術革新使數據生産能力呈指數級提升,屬於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
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將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大數據建設被上升到了“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新動力”的高度。
地處西北內陸的陜西,在發展大數據産業方面則因為雄厚的科教實力而有著多重優勢。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智慧感知與計算協同創新中心”、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大數據應用與管理研究中心”、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省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等為代表的研究中心,為陜西省發展大數據産業,提供了技術保障。
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信息消費規模要達到3900億元、大數據産業産值達到500億元的目標。具體到産業探索,重任便落在了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頭上。2012年,灃西新城在全國率先“舉旗大數據”,到目前已經進入大數據産業的深海區,它的成功實踐將成為陜西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成為陜西信息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機遇。
信息産業園已建成“西部雲谷”
陜西大數據産業基地就位於中國聯通西安數據中心所在的灃西新城信息産業園。灃西新城,這個在國內首個舉旗大數據的城市新區,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引進了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陜西廣電四大運營商,還有9個部委為代表的數據備份中心,以及微軟、淘寶等重量級企業,其信息産業園也因此被稱為“西部雲谷”。
據灃西新城相關負責人據介紹,目前灃西新城培育了全國首個大數據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成立了全國首個大數據運營平臺公司,大數據交易所、研究院等也陸續成立,已領先全國由信息時代邁入大數據時代。
2010年才正式啟動建設的西鹹新區,實際上是在一張白紙上發展信息産業。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把目標定位在大數據産業,在大數據産業裏先做一些數據中心産業,希望形成一種數據的集聚,建設大數據服務平臺,從而吸引這些數據分析的企業進來,園區的前景會非常可觀。
僅以中國聯通西安數據中心為例,作為央企進陜第一個落戶信息産業園的項目,擁有3萬個機架、50萬個伺服器、1萬個呼叫坐席的生産能力,年産值將達9億元以上,帶動就業2.5萬人,同時將依靠雲計算與雲存儲能力為陜西智慧城市、物聯網數據採集、中小企業信息化提供強大的公共信息化平臺。
三年來,灃西新城已聚集聯通、電信、移動、廣電網絡等四大運營商,已承接全國人口信息處理和備份(西安)中心、國家林業數據備份中心、國家人社部“金保工程”、國家財政部“金財工程”、國家統計局西北統計中心等九大部委災備中心建設。
2015年8月28日,陜西“西鹹新區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這一年,西鹹新區信息産業園還獲批為全國唯一以大數據産業為主導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在全國範圍內,灃西新城已成為價值密度最高、數據存儲量最大的專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