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再創新高 同比增長6.4%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記者日前從商務部獲悉,2015年,中國吸收外資規模再創新高,非金融實際使用外資(FDI)同比增長6.4%,分行業看,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利用外資金額持續增長,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6575家,同比增長11.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13.5億元人民幣(折1262.7億美元),同比增長6.4%(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後者的增幅較2014年擴大4.7個百分點。
商務部對外投資司司長唐文弘表示,2015年,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吸收外資增幅明顯,中國吸收外資品質持續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他尤為提到,去年中國政府基本沒有對産能過剩行業批准新設外資企業,有利於加快中國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進程。
“全年外商投資企業平均投資強度進一步提高。引資的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比如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達到了47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高技術製造業進一步增長,實際使用外資達到了58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5%。另一方面像鋼鐵、水泥、電解鋁、這些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基本上未批准新設外資企業。”
唐文弘還指出,從外資方式看,2015年外資並購交易日趨活躍。以並購方式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66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7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37.1%。並購在實際使用外資中所佔比重由2014年6.3%上升到2015年的14.1%。
在外商新設企業增加的同時,全球500強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增資踴躍。截至目前,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機構超過2400家。在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看來,正是因為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才令中國利用外資品質不斷提升。
“産業結構調整,使得一些比較小規模的、勞動密集型的外資經歷了大浪淘沙以後,大規模、高水準的、高含量的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到了中國,這是我們利用外資有一個品質、水準、規模同時提升的重要原因。”
自從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後,去年中國又增加了廣東、福建、天津三個自貿區,並將北京作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商務部對外投資司司長唐文弘表示,這些改革開放措施已初顯成效,並以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為例介紹説:“自由貿易試驗區引資聚集效應凸顯。擴展區域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吸收外商投資佔全市一半。融資租賃、科技研發、創業投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産業向自貿試驗區集聚的態勢明顯。2015年,北京市擴大開放的六大重點領域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068家,實際使用外資95.5億美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數據,分別增長10.2%和62.5%。”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國非金融領域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36404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6423億美元。其中,外資金額的六成進入服務業,三成進入了製造業。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中國近1/2的對外貿易、1/4的工業産值、1/7的城鎮就業和1/5的稅收收入,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