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組建核應急救援隊展現中國世界擔當

2016-01-28 16:38: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

  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宣佈中國將組建一支300余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主要承擔複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並參與國際核應急救援行動。

  處理核事故是世界大國所應擔負的重要責任

  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國,高度重視融入國際核安全應急體系。自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來,中國先後與巴西、阿根廷、英國、美國、韓國、俄羅斯、法國等30個國家簽訂雙邊核能合作協定,開展包括核應急在內的合作與交流。2011年5月,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在第一時間啟動核應急響應機制,向日本政府表明瞭提供輻射監測、醫療救護等援助的意願,並以各種形式與國際組織合作,體現出了良好的工作姿態和出色的專業水準。

  此次中國宣佈組建一支300余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並宣佈將進一步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展示出中國願意在國際社會中承擔義務和責任的積極態度。

  此舉標誌著中國核應急救援體系化全面加強

  核應急救援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危機反應與處理能力,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核應急機制。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中國就開始著手開展國家核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工作:成立國家核事故應急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核事故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發佈《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對核應急作出基本規範;制訂《國家核應急計劃》,對核應急準備與響應作出部署。此外,中國還建立健全了國家核應急技術標準體系,包括設置核電廠應急計劃區、核事故分級、應急狀態分級、開展應急防護行動、實施應急干預原則與干預水準等完整系統的國家核應急技術標準體系,為組織實施核應急準備與響應提供基本技術指南等。

  此次中國政府發佈首部涉及核領域的白皮書,並成立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伍,是對已有核應急救援體系的一種完善和補充,標誌著中國核應急管理與準備工作進入了體系化、專業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時代。

  表明中國已將國家安全觀上升到戰略全局高度

  從目前對國家安全構成影響的非傳統因素來看,包括核安全、疫病傳播、恐怖主義、計算機網絡犯罪、環境生態災難、難民問題、金融犯罪等,直接傷害的對像是普通民眾。

  中國這部首次涉及核領域的白皮書,體現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國核安全觀等重要思想,認為核應急事關重大、涉及全局,對於保護公眾、保護環境、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並宣佈中國將始終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業首要位置,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倡導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秉持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的理念,始終追求發展和安全兩個目標有機融合。

  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局限于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 而是將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生態都包括在內,是一種綜合性的整體安全觀。中國建立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表明中國不僅關注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安全, 而且更關注人類本身的生存安全,已將國家安全上升到戰略全局的高度。

  顯示中國政府危機預防意識不斷提高

  危機意識的缺乏和危機管理機制的缺失是當前政府進行社會管理和社會控制的重大挑戰之一。目前, 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類矛盾和問題誘發的危機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大,這要求我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從國家安全的高度來認識核危機應急救援的重大意義。

  白皮書認為,核能發展是伴隨著核安全風險和挑戰的,必須要確保核危機救援有應急預案。在中國專門制定的《國家核應急預案》中,對核應急準備與響應的組織體系、核應急指揮與協調機制、核事故應急響應分級、核事故後恢復行動、應急準備與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規定。

  此次中國組建國家核應急救援隊,也正是加強全國核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了中國堅持當前與長遠兼顧,著眼中國和世界核能事業發展大勢,前瞻謀劃核應急工作的危機意識,確保籌劃在先、準備在先、預防在先,大大增強了核危機應急救援的主動性。

  現狀:核應急救援能力仍待進一步強化

  雖然中國近年來在核應急救援法律法規標準、體制機制、基礎能力建設,以及專業人才培養、公眾溝通、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但仍然還存在諸如起步晚、實踐經驗少、缺乏專用應急裝備及核救援經驗等問題。

  為此,中國必須要不斷提高強化各級核應急響應能力建設,形成統一的核事故應急救援力量,並確定應急物資及裝備配置標準,研發配套的核事故應急處置裝備。要抓好核事故應急指揮方艙、核事故應急鐵路自備車、洗消淋浴方艙等應急裝備的配套建設,提高救援力量的遠程機動、指揮通信和獨立保障能力,並根據核救援需要,研製新型運輸設備,研製發展適用於公路、鐵路、空中和水上運輸的核部件輸送設備,真正實現核應急救援充分準備、快速反應。(方曉志,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所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