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中國家庭空巢率超50% 如何破解“養老難”

2016-02-18 13:30:00|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瑞芳

  剛剛過去的春節,如同以往的每一個春節,“候鳥式”遷徙在中國大地上演。常年留守在家的老人們,與日夜牽掛的子女團聚,無疑是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刻。然而“殘酷”的是:當人們似乎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時,假期卻已“先行告退”——遊子們不得不又踏上離鄉的路,父母們一夜之間又變回“空巢老人”。當一年365天中,有300多天子女不在身邊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當我國老年家庭空巢率達到50%時,養老問題該如何面對?當老人不僅“空巢”,還日漸“失能”時,“老有所依”又該如何實現?

  1、部分城市家庭空巢率達70%:人口政策重在調結構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雙獨兩孩”,從“單獨兩孩”到“全面兩孩”……30多年來,計劃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卓有成效的同時,生育率走低、人口老齡化、性別比例失衡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佈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8》指出,中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生育率的下降,預計2030年左右中國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37‰,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1‰。

  然而,仔細梳理不難發現,在2006至2011年期間,儘管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處於下滑的態勢,但2013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卻為2007年到2014年的最高值。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對此指出,這是“由於2013年計生政策的調整,使得近兩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有所回升”。

  面對社會人口紅利的漸消、民眾生育意願的上揚,“全面兩孩”是國家人口政策又一次適時調整。新政策不僅將優化人口結構,也將適度緩解家庭抗風險能力和老年撫養負擔。然而,在喬曉春看來,這一回升幅度並不大,生育率往上反彈一段時間後便會下降,“因為政策調整後,計劃生孩子的夫婦四五年內都生了,過後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12億,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1%。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老年人口超過這個數。人口老齡化的壓力體現在養老金保障、醫療資源配置、老年人看護等多個方面。目前,全國各類養老機構達4萬多家,但真正具備醫療服務能力的只有20%多一點。

  據中央黨校從事老齡問題與養老工作研究的尤元文博士介紹,在我國基本實行的是“9073”養老模式:90%的老人通過家庭養老,7%的老人通過社區照顧實現養老,3%的老人入住養老機構集中養老。然而,由於中國家庭趨於核心化和小型化,家庭規模平均只有3.1人,老年家庭空巢率急速上升。

  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期在外,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來自民政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其中農村留守老年人口約4000萬人,佔農村老年人口的37%。

  伴隨老齡化、高齡化而來的是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數量也在增長。2014年,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人近4000萬。“親戚中喪偶、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是由子女輪流贍養,每家贍養時間從幾個月到一年不等。”河南省南陽市的年輕白領袁曉宇告訴記者,當地也有一些失能老人因子女遷往外地,常年不在身邊,養老問題成為長期困擾他們的“難言之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