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青年北京買房 房子破舊不及上一輩婚房
裝修前的老式公房一角
原標題:買房那些事兒
為什麼一定要在北京買房?親戚在倫敦買的房,比我在北京的小破屋還便宜;老朋友的父親為了買房來北京,東轉西逛,看了又看,最後把兒子召回了老家。
“我一想到這事兒眼淚都要落下來了,我用一輩子積蓄給兒子換來的婚房,比我結婚時候的房子還要破!”
水電都要重排,樓板是空心預製板;原指望“環保裝修”,最後房子裏還是充滿了有機溶劑的刺鼻氣味;為環保買了進口地板,裝修工人怎麼也沒法把地面找平到能達到地板安裝標準的程度……最終,我收穫了一個地板拱起一塊、陽臺門窗關不上的小屋,在數九寒冬大開門窗指望北風快把氣味吹跑。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北京買房。
就在前兩年,父親的老同事高伯伯在股市上賺了點錢,自以為很富有地帶著300萬元人民幣進京,想給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兒子買套房。夫妻倆在北京看來看去,幾個月後,還是下不了這個狠手,於是把兒子召回了老家。
北京把這對在三線城市自詡為“中産階層”的夫婦嚇壞了:新房貴得驚人,小戶型幾乎都朝北;房齡30多歲的老房子倒能見陽光,只是房子污垢深重,帶著發黴的氣味。
他們更想不明白的是,老、破、小的公房裏蹲了個顫顫巍巍的老太太,明明一看就是生活品質不佳的樣子,卻始終一臉“價錢免談”的得意神色。
“那不就是80年代我們單位宿捨得樣子嗎?”高伯母后來氣呼呼地説:“我一想到這事兒眼淚都要落下來了,我用一輩子積蓄給兒子換來的婚房,比我結婚時候的房子還要破!”
當時我們在飯桌上聽著她的話,大家哈哈一樂,深表同情。
怎麼也沒想到,曾經不假思索對父母誇下“畢業了不找家裏拿一分錢”海口的我,3年後問父母討了他們的積蓄,只為換一套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小戶型老式公房。
當父母終於跟我走進那堆著雜物的單元門,踏上印著“疏通下水道”小廣告的走廊時,一句似曾相識的話從我媽嘴裏冒了出來:“這房子怎麼那麼像你小時候咱住的家屬樓?”
“啥?總比那兒要好吧?”我努力回憶了一下3歲時貧困跼踀的生活,忍不住開嗓。
沒人答我,樓道裏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