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住建部回應"拆圍墻":先新後老 不是"一哄而起"

2016-02-25 09:00:59|來源:央廣網|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住建部回應"拆圍墻":先新後老 不是"一哄而起"

  央廣網北京2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為節約利用土地空間,將“推動街區化,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意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就在輿論不斷發酵的同時,住建部昨天(24日)在其官網上做出了回應,稱要正確理解“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拆圍墻”,並表示會切實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

  在本月21號,各家媒體集中報道《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內容,《意見》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此內容連日來引發輿論熱議。

  住建部連夜就此作出回應,稱意見在理解和落實政策的過程中,要認真全面理解好“逐步”兩個字。“逐步”就是要有計劃,要有輕重緩急,並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拆圍墻”。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張兵對此作了解釋:“‘逐步’有時間上的因素,小區需要打開建設街區制的時候,也是要根據區位、 規模、面臨的問題、目前管理的方式因地制宜,一事一議。”

  住建部還強調,《意見》只是提出了方向性、指導性的要求,具體實施中還要制定細則,特別是各省、各城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在制定辦法過程中,肯定要聽取市民意見。實施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的城市,都會考慮到各種實際情況,考慮到各種利益關係,依法依規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和居民的訴求,切實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也承認,在《意見》討論階段,不少人就對“打開已建成小區”表達了擔憂。

  楊保軍説,討論的時候也提出了這些問題。小區裏共有物權,所以策略是先新區、後老區。在這個過程當中,相關問題必須有效解決,才會推動。老百姓的回應要引起重視,在下一步推進中做更細緻週密的考慮。

  對此,楊保軍表示,打開小區的前提,就是要通過精細化管理解決這些顧慮。物業會由大院保安逐漸上升到大樓保安。舉個例子,中關村有個小區比較大,原來靠大院和門封閉管理。後來很多私人公司在家裏辦公,來來去去很多人,影響了小區安寧。他們就把小區裏一條主要的路打開了,把小區變成了四個組團,由小區封閉變成了組團封閉。物業也適應了這種變化,組團裏面是安寧的、沒有外人的,但是小區的裏的路是對外開放的。當我們進入創新驅動時期,商業、居住、辦公都混合了,還用封閉的模式就不能適應了,所以一定會走向大樓的管理。

  幫助市民正確理解政策以及了解城市病的問題,是指導意見落地的關鍵。以北京為例,其實北京的道路寬度並不比國際上其他大城市窄,甚至要更寬,但擁堵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城市支路等毛細血管不通暢,道路微循環不好。此前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張照片也顯示,從距離地面5公里的高度俯瞰巴黎、華盛頓、東京,能看到蛛網一般密布的幹路支路,而北京地區只看得到成片的大院、小區和稀疏的城市道路。楊保軍還表示,全世界範圍內,平均每平方千米有90-100個路口甚至更多,而北京卻不超過20個。比如一個工廠大院,裏面有住宅、科研樓、幼兒園等,2-3公里的圍墻阻礙交通,這樣的大院就該打開,緩解交通。

  城鎮化研究專家、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説,我國城市中盛行多年的“圍墻文化”,已經不符合現代城市發展規律。“圍墻文化”使得公共空間利用率不高,也使得城市微循環基本建立不起來,加大了城市擁堵。在韓國等城市都沒有“圍墻文化”,對節約用地能起到好的效果。

  住建部認為,街區制是對世界城市規劃經驗的總結,也是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確實存在問題,主要是它影響了路網的佈局,形成了“丁字路”“斷頭路”,是造成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響了社區居民的出行。

  住建部指出,若干意見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導性的要求,具體實施中還要制定細則,特別是各省、各城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在制定辦法過程中,肯定要聽取市民意見。

  住建部希望,要全面準確把握若干意見的精神實質,正確理解文件的本意,不要誤讀。只有全面準確理解文件精神,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