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名校畢業生送快遞的勵志故事該怎麼解讀

2016-03-15 10:22:13|來源:紅網|編輯:王瑞芳

   武漢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楊權磊2014年畢業後,一直從事快遞員這份很辛苦的工作。楊權磊在快遞員崗位上越幹越起勁,邊幹邊創業,如今成了武昌廣埠屯附近一個快遞網點的小老闆。不過,他每天還會像往常那樣,穿行在大街小巷送快遞。楊權磊的快遞代理公司已發展到15人,三分之一都是90後的大學畢業生。據介紹,楊權磊的公司如遇客戶快件損失,會先行賠付,而他本人更是以優質服務贏得了一批大客戶。(3月14日《楚天都市報》)

  大學生送快遞,這其實並不新鮮。快遞員工作而今也是在校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在職白領兼職的重要選擇。對於快遞公司以及推出眾包快遞兼職服務的京東等電商企業而言,兼職做快遞員的大學生有效填補了配送力量的不足,儘管兼職配送快件的單件報酬通常相對較高,卻規避了社會保險繳費等其他方面的成本費用。

  在北上廣深及武漢這樣的國內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的市區從事快遞員工作,收入通常不低於當地的多數行業白領。但這份工作卻相當辛苦,勞動強度和交通安全風險卻顯著高於其他行業職員。快遞工作的標配是工服加電瓶車,快遞員要在車水馬龍中頻繁穿梭,還得穿行路況、社會治安複雜的城中村、老舊小區。快件量集中的很多寫字樓,快遞員還被勒令不得乘坐客梯。即便在一些城市,快遞派件的“行規”是送件到小區門檻、寫字樓樓下,這也需要快遞員打電話通知取件人。快遞員日均電話撥打量、騎行距離、爬樓里程、無效等候時間等指標,都足以讓很多艷羨快遞員不菲薪水的待業者望而卻步。

  前面説了,大學生送快遞並不少。但真正能夠堅持下來,應了“幹一行,愛一行”的人就實在不多。楊權磊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還因為“用心”“有心”,而創建了自己的快遞代理網點(公司)。

  “用心”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有心”(從枯燥、高壓的工作中看到機會),簡直難上加難。快遞員的勞動環境、勞動強度、交通安全風險很高,一些人因為身體負荷不了予以放棄,但更多的情況是,人們會認為這份工作的所得遠低於付出,包括很多在崗人員在內,對這份工作的長期前景沒有信心,很容易産生倦怠感甚至滿腹怨憤。

  應當承認,這樣的抱怨未必沒有道理,快遞員處於整個行業利益鏈條末端,要獲得看上去不錯的派件收入,需要竭盡所能透支體力(這跟煤炭工人等工種非常接近);幾乎所有快遞企業都盡可能不去考慮改善快遞員勞動環境,也不提供會提升快遞員個人職業素養和能力的專項培訓(理由是快遞員跳槽頻率高,其實快遞員流動性大跟勞動環境糟糕、職業前景較差,構成了一種畸形的互為因果關係),還把快遞遺失或破損、客戶投訴等緣故造成的損失,都轉嫁給快遞員承擔。某種意義上,快遞企業(品牌商)、代理網點(公司)、快遞員構成了一個不平等的行業利益關係,越往後,議價能力越弱,可替代性越強。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快遞、物流行業總是缺工,而大學生對之根本提不起興趣。

  楊權磊的案例,具有非常顯著的勵志意味。儘管快遞代理網點(公司)也僅僅處於目前快遞、物流行業利益鏈條的下端(略高於快遞員),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一些情況下會被迫承擔快遞公司、快遞區域總代理商利益博弈的成本,但對於楊權磊這樣一個走出大學校園時間不長的畢業生來説,創辦快遞代理網點(公司),有助於了解行業運作脈絡,洞察行業秩序和利益分配關係。有了這樣的經歷,如果未來快遞、物流行業面臨重大的利益調整,楊權磊們將更可能提前嗅到機遇或危機而先行一步;如果楊權磊們有更進一步的“野心”(創業進軍快遞、物流行業利益鏈條的中上段),眼下這段經歷就顯得更為重要。

  仍需指出的是,儘管旁觀者可以用楊權磊的案例來説明,“幹一行,愛一行”以及發現並把握機會的重要性,但這類勵志故事,儘管幾乎人皆共知(更有名的勵志故事就是馬雲、劉強東等人的創業歷程),可以提取出供人參考的價值理念,經驗本身卻很難具有複製推廣的可能。

  要讓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待業者加入到之前不在考慮之列的一些行業,不僅需要通過耐心宣傳來達成觀念引導,更重要的恐怕在於本著對勞動的高度尊重,敦促改善包括快遞、物流等行業的員工勞動環境,讓這些行業的員工能夠更為安全、更有尊嚴的工作。而要鼓勵創業,楊權磊的案例當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應當避免過於狹隘的解讀此案例,要避免讓後來者形成只要按照此案例描述行事就能成功的錯誤印象。(鄭渝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