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淘寶店上刷出來的“藍鑽”如何退回去?

2016-03-17 13:39:30|來源:紅網|編輯:王瑞芳

  只要支付給“刷客”千元佣金,沒有真實貨品的淘寶店也能有高信譽,還可在三天內立馬升級為藍鑽,擁有200多條好評。即使店內沒有一件真實商品,也可通過網上的“代發空包”服務,將一件件並不真實存在的包裹簽收。央視“315晚會”將網上刷單帝國的秘密鏈條進行了曝光。(3月16日《北京青年報》)

  一個個子虛烏有的信用標識,意味著防不勝防的交易風險。

  “藍鑽”如塞壬的歌聲,誘導著懵懂的網購客戶。對於電商裏林林總總的店舖來説,信用等級不僅是“顏值”等級,更是影響消費者行為選擇的重要參考要素之一。刷鑽成産業,不僅讓誠實店家易遭遇市場的逆淘汰,這種灰色利益鏈本身也是健康市場的一顆毒瘤。QQ群、QT語音群、微信群、空包網、YY語音聊天室、黑快遞……有關刷鑽的現象,其實無須“315晚會”曝光,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類似“淘寶刷鑽兼職是真的嗎?大學生頻頻被網上兼職所坑”等新聞早就不絕於耳。早在2014年,根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網絡兼職陷阱已成為所有的網絡詐欺中排名第一的詐欺類型。而其中,“淘寶刷單”佔比不小。

  不過,有兩點也是肯定的:第一,對於電商平臺來説,刷單對其並無利益增益的關係。與其説淘寶刷單,不如説是淘寶被刷單。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5日的前一個月內,淘寶查處有嚴重刷單行為的6000多個賣家被封店,1萬多個賣家被處以不同程度的扣分處罰。此外,因為涉嫌刷單問題,有22萬多個賣家被淘寶處以降權的處罰,39萬多個涉嫌刷單的寶貝被降權,與之相關的銷量也被清零處理。第二,解決刷單問題,僅僅靠電商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務”。在打假保真問題上,“電商國家隊”代償不了職能責任。道理很簡單,電商打假,不管是哪家,也不管真心幾何,其能力與角色總掣肘于“有限責任”。就像刷鑽事件曝光後,相關電商平臺的表態一樣——“我們呼籲並強烈希望國家有關執法司法部門嚴厲打擊上述環節中的灰黑産業從業者,形成司法判例和有效的打擊力度及震懾態勢”。

  刷出來的“藍鑽”,就像微博上買來的“僵屍粉”一樣,趨利邏輯並無二致。

  事實上,對此般灰黑行徑,也不算無法可依。2015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發佈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按照規定,網絡賣家用刷好評的方式來增加信譽須受處罰。此後的3月31日,商務部發佈《商品流通法》(徵求意見稿),其中第四十條也明確規定,“禁止經營者自行或通過他人虛構信用評價。”如果説以上條例稍顯“生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足以明確刷信譽好評行為屬虛假宣傳,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此類行為顯然也侵害了其他賣家利益。可見,眼下的問題,不是無法可依,而是面對新消費形態,如何讓網上消費執法與網絡市場監管真正“長出牙齒”來。

  刷出來的“藍鑽”如何退回去?靠電商的“有限責任”,很難紓解這個難題。2016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事件起碼説明:在新經濟語境下,整治BAT在消費領域的亂象,自律僅是“補丁”,法治才是根本。(鄧海建)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