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中國將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全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情況。據會上透露,中國將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形成可輻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區域協同的創新發展。與此同時,中國還將推進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0年,使上海的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頭,走在世界前列。
在當天的吹風會上,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介紹説,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確定將新增三個國家級的自主創新示範區,意在形成增長新亮點、發展新優勢,“在現有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基礎上,再新設河南鄭洛新、山東半島、遼寧沈大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涌現更多創新活躍、特色突出的升級發展新“尖兵”。同時要求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形成增長新亮點、發展新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還審議並原則通過了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方案。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認為,這標誌著在部分區域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進入實施階段,“力爭通過3年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在科技金融創新、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産權、國資國企、開放創新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改革成果,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改革經驗,破解一批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瓶頸問題;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撐。到2030年,著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頭,世界的前列。”
周波還介紹,上海將重點從四個方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依託上海張江地區已形成的大科學設施基礎,進一步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二是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臺。重點在信息技術、生命科學、高端裝備等領域佈局一批開放式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以及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三是實施引領産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率先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加快促進新興産業發展;四是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搭建“雙創”平臺,打造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創新集聚區。”
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將在國家授權下,率先實施探索鼓勵創新創業的普惠稅制、完善股權激勵機制、簡化外商投資管理、開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務等試點等10項先行先試改革舉措。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當天還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將從優化區域戰略佈局、加大政策先行先試力度等三方面加快國家自主創新區建設和發展,形成可輻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區域協同的創新發展,“第一是進一步優化區域戰略佈局。突出創新發展特色,主要依託綜合實力和區域代表性強的國家高新區建設,結合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分類指導,促進東部地區率先轉型升級,推進中西部地區創新發展。突出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第二方面,要在國家層面加大政策先行先試力度。尤其要落實和完善股權激勵、收益分配等政策,讓創新主體自主決定科研經費使用、成果轉移轉化等;第三是支持各個國家自創區大力開展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加大特色政策的試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