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墓豪華墓為何橫行多年
清明前夕,福建多地民政部門部署開展大墓、豪華墓、活人墓專項整治,但媒體記者在沿海一些地方採訪發現,不少豪華墓、活人墓等仍在頂風修建:佔地3000平方米的豪華墓,祖孫四代的“壽位”提前安置好;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內,依然隱藏著不少豪華墓。
都什麼時代了,居然還在修活人墓、豪華墓?經受現代文明洗禮,發家致富後即便不回饋社會,也不該與後代爭土地。在景區修墓,除了暴露腦袋還停留在20世紀外,也凸顯出修墓者拿法規根本就不當回事。
我國《殯葬管理條例》明確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等地建造墳墓。有錢不能任性,何況還敢在景區違規修墓?
一些富人在景區修墓的最大“看點”,並非墳墓有多豪華,而是壓根兒不把法規當回事。更令人“叫絕”的是,監管部門多次整治,成效卻似乎並不大。有個細節是,當時鎮政府與民政、林業等部門聯合執法,對某塊墓地用黃土覆蓋、填埋,但沒過多久,就有工人來挖土復工,現在墓地建設基本沒受到影響。試問,修墓人究竟有多大來頭,敢於對抗監管部門?如果違法違規成本過低,修墓者自然會毫無顧忌,甚至肆無忌憚。
據福建省福清一位執法人員表示,儘管三令五申整治豪華墓、活人墓,但少數基層部門執法敷衍應付,不敢碰硬,導致此類亂象愈演愈烈,村民建墓攀比之風更盛。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怪象。貓捉老鼠本是天職,為何會不敢捉呢?這已然涉嫌失職。如果説少數基層部門不敢碰硬,更高級別的執法部門難道也有顧慮?不拔掉硬釘子,不處理幾個刺頭,豪華墓亂象就不可能消失。
嚴格執法固然重要,移風易俗更重要。近年來,各地大力推行生態殯葬,比如倡導骨灰存放、樹葬、花壇葬、深埋等多種節地生態葬法,引導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墻”轉變。其中,海葬較受關注,一些地方專門出臺政策,對接受海葬的逝者家屬予以一定獎勵,效果也正在顯現。
移風易俗殊為不易,生態葬蔚然成風更非一日之功。這需要政府推出獎勵措施,也需要廣大黨員以身作則,做革除陋習、文明祭掃的踐行者,除了自己當好表率,還應該自覺向親朋好友和身邊民眾宣傳生態葬。
不與活人爭土地,化作春泥更護花。其實,選擇生態葬,為後人節約一點土地,豈不是對生命的最好安放?“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快到了,拒絕厚葬,接納生態葬,才能使清明名副其實。(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