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薪酬遭腰斬,銀行高管還能守得住"清貧"嗎

2016-04-06 10:09:36|來源:東方網|編輯:王瑞芳

  據媒體報道,隨著銀行年報的逐一披露,限薪令後首年的銀行高管薪酬也浮出水面。意料之外的則是,國有大行高管薪酬的腰斬。以工商銀行為例,董事長姜建清和行長易會滿2015年的稅前合計總薪酬都是54.68萬元,其中已支付的稅前薪酬為44.8萬元,與2014年的113.9萬元和108.9萬元相比,縮水近一半。除尚未披露相關信息的農業銀行外,其他幾家高管薪酬降幅也都接近50%。

  與此相適應,股份制銀行則不受限薪令的影響,高管薪酬仍然處於高位。其中,平安、招商、民生三大銀行領跑,薪酬都在數百萬元不等。這也意味著,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高管的薪酬真正被拉開了距離。

  對輿論和公眾來説,國有銀行高管薪酬能夠降下來,且降幅如此之大,當然是歡迎和支持的。但是,就銀行本身來説,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中,高管們能否經受住降薪的考驗,能否耐得住降薪後的“清貧”,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也許,對工作在非金融企業、特別是製造企業的人來説,即便高管,能夠拿到降薪後銀行高管這樣的收薪酬,也一定會很開心、很樂意永久地幹下去。但是,對於已經拿慣了高薪酬的銀行高管們來説,可能就不會感到滿足、感到滿意了。要知道,過去銀行工作的難度和強度都要比現在,但是,薪酬卻是現在的幾倍。特別是銀行信貸規模、資産等快速擴張的那些年,銀行高管的薪酬也水漲船高,年年上漲,且不需要承擔多大風險。相反,現在經營的難度越來越大了,風險也越來越大了,薪酬不僅沒漲,反而大降,自然,會讓很多高管對目前的工作環境和薪酬水準感到不滿,繼而産生離去的想法。

  事實也證明,近兩年來,通過各種方式離開銀行的高管已經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各大商業銀行總部的高管。而這些高管離開國有商業銀行之後,並沒有進入到其他領域,而是繼續在大金融領域,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也就是説,他們並不是金融業務做得“煩”了,而選擇幹其他行當,而是國有商業銀行“管”得嚴了,薪酬“低”了。

  只是在現行的監管體制下,國有商業銀行高管在任職期間的所作所為,似乎並不應該一走了之。特別是擔任商業銀行“一把手”的高管,是否還應當對其任職期間可能留下的風險隱患,還要承擔連帶責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而且,猶如製造企業高管和技術人員離職後需要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不得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和積累的資源進行同業競爭等,對商業銀行高管的離職,也應當設置一些限制條件,譬如對原工作單位産生影響呢?

  必須看到,其他金融機構、企業等,能夠到國有商業銀行來“挖”人,除了看中他們已經具備的金融知識、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等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已經掌握的社會資源、人脈資源、市場資源。不然,也不可能用高薪“挖”人了。這樣的結果,對國有商業銀行來説,就是巨大的損失了。

  由於2015年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一年,很多高管出於對銀行的感情、出於尚未找到合適的下家、出於對上級部門的“尊重”,或許離職的還不會太多。但是,隨著薪酬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國有商業銀行一定會出現離職潮。特別是具有一定能力的高管,是不可能耐得住“清貧”,而選擇離職的。如果不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未來幾年,將極有可能成為國有商業銀行人才大量流失的時期。國有商業銀行向何處去,如何推進改革,如何通過改革把人才留住,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商業銀行總行的主要負責人,出於“政治意識”需要,縱然有離職的想法,也可能很難付諸行動,但其他人員,可能就很難説了。那麼,對各大國有商業銀行來説,是否應當早作準備,避免出現問題呢?值得關注。(譚浩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