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定調綠色
2016年,長江經濟帶成為熱門話題。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居於壓倒性的戰略地位,以期改變長期以來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兩張皮”的問題。
長江經濟帶撐起中國經濟脊梁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6億人口,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GDP佔全國45%,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有專家表示,正是由於長江經濟帶的特殊地位,國家才會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央即提出“一線一軸”戰略構想,一線指沿海一線,一軸即長江。2014年,“打造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在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到如今,《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的推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地位可見一斑。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在第二屆長江經濟帶論壇上指出,長江經濟帶歷來都是中國迎接經濟全球化的首要地區。從大趨勢看,發展長江經濟帶,不僅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且對於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態勢都將具有重大意義。
“長江經濟帶肩負著國內改革的任務,"一帶一路"則肩負著對外開放的使命,長江經濟帶戰略要服務、助推"一帶一路"戰略。”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兆安説。
共抓大保護突圍生態短板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稱,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同時,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産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這是首次將改善生態環境放到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第一位,之前都是首先強調交通走廊和産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世慶説。
有專家表示,長江經濟帶建設,要有效破解發展與保護兩難,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把開放放在更寬的視野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以創新驅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理念要先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思路要明確,建立硬約束,長江生態環境只能優化、不能惡化。要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産業發展要體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
“從這個意義上講,頂層設計下的發展設計是相當重要和必要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説,要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有序開展黃金水道治理、沿江碼頭口岸等重大項目,構築綜合立體大通道,建設産業轉移示範區,引導産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體現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實現長江經濟帶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表示,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們的生態屏障,要實現綠色發展,能否把環境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經濟新常態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方式必須要轉變,不能像過去一樣只要速度、規模,唯GDP論,而是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
以世界級産業集群推動發展
專家指出,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是中國空間經濟戰略的一個重大政策舉措,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注入新動能,而産業升級無疑將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推手之一。
“長江經濟帶産業優勢突出,有必要依託現有的産業資源和發展環境,深刻把握未來産業發展的趨勢,加快形成若干個世界級産業集群,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説。
此前,國務院曾明確提出“以沿江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載體,以大型企業為骨幹,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世界級製造業集群。”
秦尊文認為,習總書記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但並不是不開發,而是要適度開發,整合資源,協同發展。而世界級産業集群的打造,必將推動城市群之間的合作,互聯互通,優勢互補。
秦尊文長期致力於世界級産業集群研究,在他看來,長江經濟帶具有良好的産業基礎,要以沿江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載體,以大型企業為骨幹,發揮中心城市的産業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在新型平板顯示、積體電路、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汽車製造、電子商務等五大重點領域,佈局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和創新型産業集群。
“一定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篩選適應長江經濟帶産業集群的首要原則。”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強調,堅持以優化為主線,調整産業存量、做優産業增量,完善現代産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