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中國貢獻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各國利益深度交融,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通過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已經成為各國的明智選擇。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全球性議題,在國際議程中地位突出。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成功通過《巴黎協定》,表明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建設性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了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風範。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倡導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具體實踐。氣候外交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成功典範,也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要課題。
一
氣候變化與人類生存和各國發展模式密切相關,圍繞全球氣候治理的談判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法律框架,確定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機制。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和2012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為進一步落實《公約》作出了積極探索。但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威脅與挑戰依然存在。隨著科學認知的不斷深入,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感持續增強,各國在反思工業文明弊端的基礎上,不懈探索人類未來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色低碳發展漸成全球潮流,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逐步形成共識。這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帶來了新契機。
在此背景下,2011年氣候變化德班會議開啟了新的談判進程,計劃在2015年的巴黎大會上達成新的法律協議,建立適用於所有國家的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新機制。這一談判進程關係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前景,關係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2015年11月30日,約150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了巴黎大會開幕活動,盛況空前,將多邊氣候外交推向新的高潮。經過艱苦談判,巴黎大會最終協商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框架,創立了以“國家自主貢獻”為核心、“自下而上”、相對寬鬆靈活的溫室氣體減排模式,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的新階段。巴黎大會也因此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過去十年來,在保持最大發展中國家身份的同時,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地位日益獨特。隨著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中國在氣候治理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持續上升,逐步邁向世界舞台中央,成為全球氣候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站在實現國內發展轉型和人類共同發展的歷史高度,中國政府更加開拓創新、自信進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建設性參與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和談判,成功促成巴黎大會達成歷史性的《巴黎協定》,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作出了中國貢獻。
二
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全球治理體制變革離不開理念的引領。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奉行法治、公平正義”、“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全球治理理念,同時倡導和而不同,允許各國尋找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應對之策。這些主張蘊含中華文化智慧,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訴求與呼聲共鳴共振,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全球氣候治理觀。
一是合作共贏。中國文化的精髓強調“和合”,追求和諧、和平、合作、融合。基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面對氣候變化威脅,各方應休戚與共,“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旁觀心態和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都不會有出路。中國主張各方通力合作,同舟共濟,共迎挑戰,共商應對氣候變化大計,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各國還應挖掘氣候變化合作潛力,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二是公平正義。公平正義一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孔子説,“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淮南子》中説,“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公平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是傳統社會的根本法則。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責任、發展階段和應對能力不同,中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強調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保障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正是為了維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公平正義。
三是包容互鑒。“和而不同”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大智慧。孟子説,“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各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國情和能力都不同,很難用一個統一標準去規範。因此,中國主張各國間加強對話,尊重各自關切,允許各國尋找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應對之策。《巴黎協定》最終確立的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自下而上”的減排機制,正是這種包容精神的體現。
三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堅定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不斷加強同發達國家對話合作,為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倡導全球綠色發展、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國積極開展氣候外交,為國際多邊進程提供推動力。中國充分發揮大國影響力,加強與各方溝通協調,不斷調動和累積有利因素,為推動如期達成《巴黎協定》發揮關鍵作用。近兩年,中國先後同英國、美國、印度、巴西、歐盟、法國等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就加強氣候變化合作、推進多邊進程達成一系列共識,尤其是中美、中法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的有關共識,在《巴黎協定》談判最後階段成為各方尋求妥協的基礎。巴黎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以負責任和建設性姿態,全方位參與各項議題談判,密集開展穿梭外交,支持配合東道國法國和聯合國方面做好相關工作。一方面,中國繼續通過“基礎四國”、“立場相近發展中國家”、“77國集團加中國”等談判集團,在發展中國家中發揮建設性引領作用,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中國與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保持密切溝通,尋求共識。中國提出的方案往往代表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是切實可行的中間立場。在巴黎大會結束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分別給習近平主席打電話,感謝中方為推動巴黎大會取得成功發揮的重要作用,強調如果沒有中方的支持和參與,《巴黎協定》不可能達成。
中國大力推進南南合作,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針對不少發展中國家經濟和基礎設施落後、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威脅且應對能力薄弱的問題,多年來,中國通過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供了積極支持。自2011年以來,中國先後投入4.1億元人民幣幫助數十個國家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基礎設施、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有關峰會時宣佈中國將設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巴黎大會上,習近平主席進一步表示,中國將於2016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這些合作倡議是中國在氣候治理領域提供的公共産品,是無私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義舉。中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南南合作政策和措施,體現了中國始終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的外交理念,表明瞭中國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國際關係主張。
中國切實採取國內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表率。作為排放大國,中國卓有成效的節能減排行動是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最大貢獻。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中國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並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1990至2010年間,中國累計節能量佔全球累計節能量的58%。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佔全球增量的42%。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2015年6月,中國提交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提出了中國2020年至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實現路徑和政策措施。中國政府承諾將於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早日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從中國發展階段和現實國情出發,對照歐美等發達國家碳排放歷史足跡,中國的上述行動目標力度大、難度高,需要付出艱苦異常的努力才能實現。中國用自身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成為全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四
《巴黎協定》奠定了2020年後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傳遞了各方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信心。但氣候變化問題不會因為《巴黎協定》達成而立刻得到解決。應對氣候變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幾代人付出艱苦努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大會開幕式講話中指出,“巴黎協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國際社會所有成員應繼續攜手努力,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巴黎協定》有效實施,促進國際應對氣候變化事業向前發展。
未來,中國將繼續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以積極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大力開展氣候外交,推動《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和落實,深化氣候變化領域國際對話與合作。同時,以負責任的態度,勇擔道義,將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做實做強。中國也將加強國內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優化産業結構、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全人類美好未來作出更大貢獻。(劉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