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日本想借G7發泄對中國的耿耿於懷

2016-04-08 09:27:25|來源:環球時報|編輯:王瑞芳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正就幾天后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發表一份特別文件進行協調。日本希望文件將首次對中國在南海推進“軍事基地化”表示關切,並對“單方面改變現狀”表示強烈反對。此外日本還將推動文件就中國公務船多次駛入釣魚島周邊“日本領海”表示共同關切。

  日本是目前最對G7著力倚重的該組織成員,這與它是G7的唯一亞洲成員有關。國際上通常認為G7在衰落,G20的重要性凸顯出來,被很多人認為超過了G7。但日本似乎最希望挽住G7的輝煌時代,因為G7帶給了日本人不少優越感。

  在G20中日本的話語權很小,在聯合國,日本一直為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奮鬥,但至今希望渺茫。G7是日本發言權比例最大的地方,尤其是像今年由它做東道主的時候,東京有了安排議程、起草會議文件的特權。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東京的這一建議未必能通過,或者日方希望的明確態度在相當程度上被模糊化。上一屆G7已經提到南海,表達了G7對該地區問題的“關切”。分析指出,歐洲國家大多不願意過多過深介入南海問題,不想被東京的態度綁架。

  可以預見,G7外長會上面對日本的要求將出現分歧,結果存在變數。總的來説,如果G7想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它對全球事務發表的意見就需與G7的實力及影響力相稱,也要盡可能合理,尋求與G7之外主要力量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否則的話,G7説話的分量就會下降,甚至説了等於沒説。長此下去就有可能邊緣化。

  G7峰會每年的宣言雖會提到各種政治問題,但G7的主題是世界經濟。與中國加強合作符合G7的利益,通過激化政治糾紛製造合作的障礙不是聰明的選擇。日本越來越“小”,從心胸到格局都是這樣。G7是否會跟著日本一起“越變越小”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深度嵌入西方的結構中,與西方的政治及輿論議題設置機制關係密切,因而它有能力借助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力量對中國進行各種騷擾。中國應當對日本的挑釁行為進行反制,但不需為此投入太大精力。尤其是,我們不必進行大量的外交資源消耗,來與日本爭在西方輿論場上的高下。

  中國必須謀略,而日本越來越著迷于謀術。我們需搞清楚日本究竟是誰。日本是中國的近鄰,經濟和科技發達,有大量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但這個國家政治上鑽了牛角尖,有許多古怪的念頭和表現。由於它是美國亞洲同盟體系的最大支點,我們需要從大戰略的角度應對它的挑戰。但我們沒時間也沒精力陪它玩因為對中國崛起不服氣而搞出的種種刁頑遊戲。

  因此中國對日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放輕鬆些。我們要堅信中日關係的戰略主動權已歷史性地轉移到我方手中,無需過分計算中日博弈面上很細節的得失。説句不好聽的,日本已經不配受到中國如此的戰略聚焦。

  不妨還是把日本看成一個迷途的、有必要把與其友好相處作為第一選擇的近鄰。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需處處哄著它、縱容它。如何“降服”這個對中國總實力迅速超過它耿耿於懷的“搗蛋鬼”,這是對有豐富戰略運用史記憶的我們這個國家的一道考驗。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