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新華網評:推行殯葬改革,“一刀切”不是好辦法

2016-04-09 16:48:27|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關注殯葬改革”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網評:推行殯葬改革,“一刀切”不是好辦法

  唐 華

  生死事大。從古至今,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殯葬十分重視,過去,即便客死他鄉的人也須將遺體運回家鄉妥善安葬,這種“死有所葬、入土為安”的觀念已經持續了幾千年。但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長,土地資源日漸緊張,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鎮,固守過去的土葬傳統是不切實際的,進行殯葬改革是順勢而為。比如,與我國情況類似的日本,火葬率已超過98%。

  但並不是説,我們的願望、目標是好的,為了達成所願就可以不擇手段。所謂“改頭換面易,移風易俗難”,正是因為過去的殯葬觀念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宣傳和引導的作用。更何況,如何安葬家人,這本是民眾的個人權利,政府部門無權強行干涉。

  幾年前,個別地方政府強行推動殯葬改革,方式簡單粗暴,缺乏對個人選擇的足夠尊重,結果不僅沒有起到改革應有的效果,反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2012年,國務院頒布第628號令,刪除了《殯葬管理條例》中民政部門有權對拒不改正違法土葬、建造墳墓行為強制執行的條款。

  推行殯葬改革,不應“一刀切”。對此,《殯葬管理條例》的內容就體現了這樣的理念: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在具體實踐中,首先還是應該在全社會大力宣傳殯葬改革的好處,利用多種傳播方式介紹火葬、“生態葬”等新型、綠色的殯葬形式,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消除傳統思想觀念對民眾的束縛,幫助他們“吐故納新”;還可以運用補貼政策,對主動採用火葬、“生態葬”的家庭給予經濟獎勵,吸引更多民眾響應。

  推進殯葬改革,還要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殯葬服務本該是一項社會公共服務,有公益屬性,但在一些地區,卻成了斂財的暴利行當。之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海一位市民花1.58萬元購買自稱是民政局殯葬服務中心的“一條龍”服務,沒有黑紗、花圈,沒有告別廳、棺木,遺體告別儀式只能在寶山區殯儀館走廊進行。雖然後經核實,該市民碰上的是冒充民政局官方機構的“一條龍”殯葬服務公司,但在一個國家高度監管的領域,出現如此亂象,還是説明有關部門的服務意識不到位,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在相對封閉的殯葬行業,如果權力之手做不到該放開的放開,該管好的管好,“白色暴利”就難以避免,任由這種現象滋生蔓延,只會拖慢殯葬改革的進程。

  傳統觀念的變革註定是一場漫長的征程。推動這一進程,不宜用“一刀切”的雷霆之勢,只能用溫和的方式漸次展開,我們需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傳力量,也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系列之一:為什麼有人覺得“死不起”?

  説到底,人們“死不起”的感嘆,體現了喪葬觀念與現實利益之間的矛盾。觀念不改、亂象不治,“死不起”的話題就必然會在每個清明捲土重來。<<詳細

  系列之二:綠色生態葬緣何叫好不叫座

  以鋼筋水泥構建的硬質墓地,不僅浪費本已有限的土地資源,更嚴重影響國人的生存環境。推出旨在不留墳塋、不豎墓碑和節約資源的綠色生態葬,體現了殯葬改革的主流方向。 <<詳細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