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新華社批工商總局缺紙事件:缺的是服務責任心

2016-04-10 13:14:47|來源:新華網|編輯:劉鑫

  原標題:新華社批工商總局缺紙事件:缺的是服務責任心

  因為“沒紙”,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7個多月未發出過一張商標註冊證,這一事件近日曝光後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回應並致歉,稱紙張供應已到位,正加班加點印製,積壓的商標證5月底前可全部發放。

  商標是産品的身份證,是企業打造品牌的“生命”,也是保護知識産權的“法寶”,對企業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商標不能按時註冊,産品就不能正常入市流通,企業就不能正常開展生産經營活動,每拖延一天,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可相關部門大半年竟然發不出一張商標註冊證,而且連個公告、解釋都沒發佈,不但反映出服務效率低的問題,也反映出作風不實和慵懶散漫的問題。

  商標局在近日的公開回應中稱,“沒紙”的原因是“採購環節手續繁瑣,部門銜接不暢”。可缺“紙”去年8月就出現,為何缺“紙”的原因不能及時向企業和社會公佈?歸根到底,商標局缺的不是“紙”,是服務社會的責任心。

  記者梳理髮現,缺“紙”的不僅僅是商標局。近年來,類似的“荒誕劇”在全國各地時有上演。例如,在河南偃師、貴州貴陽等地,多家醫院曾因缺“紙”而無法為新生兒辦理出生醫學證明,令孩子上戶口、辦獨生子女證等受到影響。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拖延症”折射出服務效率的低下,不僅會削弱百姓“獲得感”,還會降低政府公信力,損害政府部門形象。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數據統計顯示,全國每天新增企業上萬家,商標註冊的申請量不斷增加。在簡政放權、供給側改革等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如果一些部門的作風不改、服務效率得不到提升、“服務責任心”得不到加強,無疑會影響經濟轉型升級和改革成效。

  “拖延症”是病,得治。一方面,積壓的商標註冊要儘快發放,盡可能減少企業損失,對相關責任人的“拖延”行為要予以批評處理;另一方面,政府職能部門要吸取教訓,不能等到媒體曝光才整治,要增強為民辦事的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真正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