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鋼鐵危機”賴上中國 數萬工人罷工表達不滿
原標題:歐洲“鋼鐵危機”賴上中國 數萬工人罷工表達不滿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我還能再幹39年呢,我可不想現在就流落街頭”,11日,28歲的蒂森克虜伯集團員工因戈在前往該集團總部抗議途中對BBC這樣説。他不願告訴記者他的姓,但他清楚這場抗議的目的是要德國政府幫助鋼鐵工人“保住飯碗”。
11日罷工組織方是歐洲最大的獨立工會——德國五金工會(IG Metall)。罷工的中央集會是在柏林總理府前,薩爾州等地也有,《明鏡》週刊稱全國有約4.5萬名鋼鐵工人參與為期一天的罷工。但當日影響最大的活動發生在杜伊斯堡,德國最大鋼鐵企業蒂森克虜伯總部門前。近1.7萬名鋼鐵工人聚集於此,聽到了他們最希望聽的話。
“我們不反對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前提是,他們做事得像是市場經濟”,在杜伊斯堡抗議現場,德國經濟部長加布裏爾向集會人群發誓,要為保衛鋼鐵工業而戰。蒂森克虜伯鋼鐵集團歐洲中心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巴克則警告集團管理層,整改與並購必須得到一線工人認可,否則企業將面臨大罷工的險境,“如果你們想暗箱操作替我們做主,我們絕不會只當看客”。
上述為德國鋼鐵工人做主的言論是需要解讀的。路透社説,半數德國鋼鐵工人放下工具上街抗議,是出於以下三重擔憂:中國廉價鋼鐵傾銷;歐盟實施更嚴格氣候保護和能源標準,抬高鋼鐵業成本;鋼鐵巨頭並購致工人大量失業,就像塔塔宣稱出售在英國的鋼鐵廠危及1.5萬英國工人那樣。為了生活他們必須“選擇戰鬥”。路透社稱,從罷工規模之大以及加布裏爾的言行可以看出兩點:德國對鋼鐵工業依賴之深;德國工會反企業並購力量之強大。
文章進一步稱,與製造業已逐漸萎縮的英國不同,鋼鐵業自一戰起就對德國意義重大,如今仍是德國經濟的關鍵領域,直接就業人數為8.7萬,並間接影響350萬德國人的生計。1951年,德國立法賦予鋼鐵、礦産工人參與公司管理決策的特權,使德國企業在考慮並購或企業發展轉型時必須考慮工會的態度。而此次抗議的背景是,受全球鋼鐵業不景氣影響,蒂森克虜伯集團新CEO赫辛格希望公司把重點向電梯、汽車零件等更賺錢領域轉移。也有傳言説,公司在和塔塔集團談判籌建合資項目,把塔塔在荷蘭的工廠與蒂森克虜伯在歐洲的鋼鐵業務合併,這有可能危及工人就業。
【環球時報駐德、英特約記者 青木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劉洋 陳一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