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

2016-04-13 13:09:52|來源:新華網|編輯:徐雅平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

  王永志,遼寧省昌圖縣人。1932年11月17日出生。1952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係飛機設計專業。1955年前往莫斯科航空學院留學,攻讀飛機設計和導彈設計專業,1961年畢業于莫斯科航空學院。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領導和主持過6種新型火箭的研製,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l項、一等獎2項。1986年擔任“863計劃”載人航天工程研究組組長,現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記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政治、外交、科技發展的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偉大決策。您作為這一工程的總設計師,請您給我們談談這項工程的起步過程。

  王:中國載人航天計劃起源於我國“863高技術發展研究規劃”。1986年初,我國航天老專家王大珩、陳方允等四人聯名向鄧小平提交了一份報告,建議中國制定高新技術發展規劃。鄧小平當即批准:“馬上組織,不得延誤”。1986年3月,國務院組織全國200多個專家,分10個組開會研究制定國家高技術發展規劃。我當時也是其中之一,擔任“載人航天工程”研究組組長。在這個會議上制定了中國高技術發展研究規劃,稱為“863計劃”。1987年,黨中央決定實施“863計劃”,分7個重點領域,其中之一就是中國載人航天領域,叫做“863-2”。這個領域成立了7個人的專家委員會,我是其中的一員,一起研究載人航天發展規劃,也就是制定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藍圖。從1987年開始,進行了5年。一直到1992年1月,開始進行載人航天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論證之後就進入了準備立項階段。1992年1月17日,我擔任載人航天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組組長。1992年8月1日,我們向上面彙報。他們認為,這個規劃是有深度的,比較可行的,同意了整個發展規劃。同年9月21日,黨中央聽取了論證彙報,整個工程才定了下來,就是現在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記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都包括哪些領域?

  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事業中規模最大、系統最多,也是最複雜的一項工程,涉及的領域很多,總體上分為7大系統:航天員系統、應用系統、飛船系統、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航天員系統涉及到航天員的訓練、飛船上如何進行生命保障,包括醫學監督、醫學保障等等。應用系統要進行對地觀測、空間探測、遙感,還要搞生命科學研究、晶體等材料科學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廣泛。其他系統如飛船、火箭、發射場、測控、返回著陸場等等,各個系統都涉及到不同的領域。比如説著陸場系統,飛船返回時如果落到海上、山區、森林、沙漠、城市區,就要進行搜救航天員、海上打撈,回收返回艙工作。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講,載人航天工程所涉及的科學門類很多,非常複雜,遠不是把飛船發射上天,讓它在軌道上運行就完了,不是過去的衛星工程。

  記者:當初決定搞載人航天的時候,許多人不是很贊成。您覺得搞載人航天工程的意義在哪?

  王:當初有人不贊成,主要是出於經費上的考慮。因為在八十年代,我國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搞載人航天,涉及科技問題很多,要求很高。它不但要求很高的科學技術水準,還需要國家經濟力量的支持。這麼複雜的工程,沒有一定的國力,就幹不了這件事情。所以載人航天計劃一齣現,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目前只有美、俄兩國獨立搞載人航天,第三個就是中國。它一方面帶動了我國整個科技、國防和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國家綜合國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記者:到目前為止,我國搞載人航天工程已經搞了十多年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是不是全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搞這項工程?

  王:載人航天工程完全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各國都是保密的。現在情況好一些,可以搞一些國際合作。但這個國際合作是局部的,少量的,而且要建立在有航天能力的基礎上,最基本的東西都得靠我們自己搞出來!

  記者:您早年在蘇聯留學,有沒有接觸到這方面的東西?

  王:這方面的東西接觸不到,只是作為正常的學術交流在國外留學。我在莫斯科宇航學院,主要是學習飛機設計專業,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學飛機設計的。

  記者:那時候您想搞飛機?

  王:對。其實我最早並沒有想到要去搞航天。1952年高中畢業時,我就選擇了清華大學航空係。這是我一生中很大的一個轉捩點,從此走向了航空航天的道路。

  記者:但是您後來並沒有搞飛機。

  王:我在清華大學學了一年飛機設計後,組織上想派一些人去蘇聯留學,爭求我的意見,我當時就很想去。1955年,我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學院,繼續學習飛機設計等專業。

  記者:後來因為國際上的一些變化,前蘇聯終止了對我們的支援。那時候您在國外的情況怎麼樣?

  王:那是1960年,前蘇聯終止了支援合同,撤走了在中國援建的蘇聯專家。我國也因此召回了所有留蘇學生,我也一起回國了。但沒過多久,這種大學之間的學術交流關係又恢復了,我又重返蘇聯學習,1961年畢業回國。

  記者:那時候我國的火箭研製也剛剛起步。

  王:對。所以我回來之後,就被分配到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工作,參加我國第一枚中近程火箭的設計研究,1964年試射成功。

  記者:那是您第一次參加發射。

  王:是第一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試驗。

  記者:第一次發射給您留下的影響是什麼?

  王:那時候錢老(錢學森)是發射場的技術總指揮。當時計算火箭的推力時,發現射程不夠,大家考慮是不是多加一點推進劑。但是火箭的燃料貯箱有限,再加也加不進去了。那時7、8月份的天氣,很炎熱。火箭發射時推進劑溫度高,密度就要變小,發動機的節流特性也要隨之變化。我根據這個計算了一下,如果從火箭儲箱內泄出600公斤燃料,這枚火箭就會命中目標。我把這項建議在會上提出來,大家不太相信,説本來火箭射程就不夠,還要往外泄?後來錢學森聽了我的意見,覺得很有道理,就馬上把火箭總設計師叫來,指著我説:“這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的辦!”後來火箭一次試射成功。這件事給我的影響很深,發射成功後也很受鼓舞。以後的工作中,錢老長期指導我工作,他對我的幫助和啟發很大,有20多年時間,我都一直在他的指導下工作。

  記者:您擔任過多種型號火箭的研製,哪一次對您來説最艱難?

  王:我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期間,負責研製“長征二號捆綁火箭”的時候,風險很大。那是1986年左右,國際航天發射市場多次失利,特別是大型衛星的運載能力出現了危機。當時我們想以“長征二號”火箭為基礎,研製大推力捆綁火箭,將火箭的運載能力由原來的2.5噸提高到8.8噸,可以承攬用航天飛機發射的大型衛星,把中國的運載火箭推向國際市場。大推力捆綁火箭在1988年底才被批准開始研製。我們跟美國衛星公司簽訂的合同,要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大推力捆綁火箭,否則就取消合同,罰款100萬美元。

  記者:只有一年半時間。

  王:這時離與要求的期限就剩下18個月,所以非常緊迫。一方面研製火箭的經費不足,我們只能一邊貸款一邊幹;另一方面許多全新的技術要加緊研製。如果18個月後拿不出來,或者推力達不到,都將給我們火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損失和打擊。所以那段時間壓力很大,吃不下,睡不著。直到最後,發射成功了,心裏那塊石頭才落地。

  記者:1992年開始,您又擔任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的重任,這比以前的火箭研究更加複雜和困難。頂風冒險這麼多年,是什麼信念支持著您?

  王:載人航天工程雖然很複雜,很艱難,但是這本身對我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一種帶動作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身很成功,都有這樣的理想。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也不容易。個人的努力是一方面,工作環境、機遇也都非常重要。我能遇上這樣的機遇,也很難得。對我個人來講,我非常喜歡我這一行,對這一行有著執著的追求,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集中力量把事業做好。我常常想,我們中國人這麼多,為什麼就不能強大起來?如果中國人個個都很努力,那力量該有多大?總有一天,我們的國防會強大起來,我一直都抱著這樣的信念。所以無論組織上交給我什麼任務,我都會努力把它幹好!

  記者:幹好一件事很不容易,尤其是航天。

  王:幹這一行,高技術、高風險,同時又是很重要、很貴重的東西,所以很怕失敗、受挫折,老是提心吊膽,不敢掉以輕心。搞成以後,又反復檢查、回想,是不是還有什麼問題,折騰幾遍才放心。

  記者:就目前的狀態來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國際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王:與國外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世界上最早搞載人航天是前蘇聯,他們1961年就上天了。其次是美國,1962年上天。國際上載人航天發展還是很快的,1969年美國阿波羅登月,1982年美國航天飛機發射成功,等等。他們的技術水準都很高,我們的飛船工程與他們還有很大差距。但是載人航天不是誰想搞就能搞得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實力、經濟實力做後盾。所以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外,還沒有另外一個國家這麼大規模地搞載人航天。所以儘管在技術水準上我們與他們存在差距,但我們在世界上還是穩居第三。我相信再過十年八年,或者用不了那麼長時間,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一定會趕上他們。

  記者:“神舟”飛船也已經發射好幾次了,馬上要進行載人飛行,您一定有很多感想。

  王:載人航天工程是由千千萬萬的人共同完成的。1992年開始工程研製,我們大多數系統都是從零起步,到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期間經歷了7年時間,這個速度還是挺快的。現在經過了四次試驗,所有系統都接近最終狀態,系統功能也複雜多了。越接近上人,要求越高,中央領導對我們的工程也非常重視。所以儘管經過了這麼多次試驗,産品品質可靠了,技術隊伍成熟了,但還是放心不下,每一次發射對我來説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載人航天工程進行到現在,非常不容易,每一步都走得很難。我們是沿著老一輩航天人的足跡走過來的,現在要進行載人,這是所有中國航天人的願望,也是我最終的願望。

  記者:您怎麼看我國未來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展?

  王:我們實現載人飛行的歷史性突破後,下一步就是建立發展空間實驗室,成立空間實驗系統。然後通過飛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航天員不定期或者短期地登上空間實驗室,做試驗、對地觀測,其餘時間實驗室自動在軌道上運行。建立空間實驗室之後,將來可依據需要,擴大規模,建立永久性空間站,長期有人照料。這是目前的發展方向,也就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規劃。從長遠發展來看,大的空間站可能會走國際間合作的道路,這是國際空間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但目前還不行,我們必須立足於自己的科學技術水準,有自己的載人航天工程。

  記者:如果有機會讓您再做一次選擇,您還會選擇“航天”嗎?

  王:再選擇一次人生,當然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但如果我還能為我國的載人航天,能為我國空間事業多做一些貢獻,多工作幾十年,那是我很大的希望。其實我們這一代航天人大都有這樣的願望。搞飛船,把我們中國人運上太空去,這個願望也非常強烈。所以搞航天,高科技競爭,無休無止。宇宙是無邊無際的,那麼探索宇宙、開發宇宙的工作也是無限期的。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做更多的工作,進一步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