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錢學森: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2016-04-13 13:38:12|來源:中新網|編輯:徐雅平

  二00一年,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獲第二屆“霍英東傑出獎”,獎金一百萬港幣。錢學森將這筆錢捐給中國科協沙草産業基金會,並説了一句詼諧而意味深長的話:“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二00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科學家與世長辭,留給世人的是無盡的哀慟和對他傳奇人生的默默追思。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錢學森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世家。幼時的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被鄰裡讚為“神童”。二十三歲時,錢學森從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並獲得了公費赴美留學的資格。

  在美留學期間,錢學森師從著名空氣動力學專家馮·卡門,並在三十六歲時就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此時,大洋彼岸的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巨變。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錢學森萌生了回國的念頭。“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他説。

  但他回國的道路並不平坦。一九五0年八月二十九日,錢學森買了回國的船票。但第二天,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錢學森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扣留。美方聲稱,在錢學森托運的行李中發現了近八百公斤的草圖,筆記和照片,這些全部是技術情報。

  此後的五年,錢學森一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軟禁。直到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五次中美大使級會談上,雙方終於就兩國平民回國問題達成協定。第三天,錢學森就接到了美國移民局的通知,對他的管制令撤銷,他可以自由離境了。

  一個月後,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在新中國成立五週年的國慶日,錢學森抵達香港。面對前來歡迎的人群,錢學森説:““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今天,我終於回來了!”

  闊別二十年後重新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一心想著實現“科學報國”的理想,毫不計較每月僅有三百多元的工資。此時的他並不知道,他的歸來使新中國的領導人把導彈研製的計劃提上了議事日程,一場驚天動地的巨大工程正在醞釀之中。

  一九五六年十月,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研究院,並出任首任院長。而此時的中國,在導彈研製方面就像一張白紙,許多與導彈相關的詞彙都是錢學森親自翻譯的,他又像在麻省理工學院一樣拿起了教鞭,為新來的大學生們教授導彈概論。

  經過不斷摸索、試驗、失敗、困苦,一九六四年,東風二號導彈順利發射,這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中近程導彈。三個月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也試驗成功。此時,實現兩彈結合、使中國擁有導彈核武器的艱巨任務,又擺在了錢學森面前。

  一九六六年,在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的兩彈結合試驗獲得成功。四年後,中國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劃破長空。“兩彈一星”的計劃全部實現,此時的錢學森,已是年近花甲。

  晚年的錢學森,仍然密切跟蹤最新現代科技的發展,但他最關注的是一個更加宏觀的問題:如何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二00五年,病榻上的錢學森向前來探望的溫家寶總理建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但對於別人給他的讚譽,他總喜歡説一句話:“我不敢當。”

  曾有不少人希望給錢學森寫傳記,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説: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至於我死了,寫不寫傳記,應由人民來決定。如果人民認為我錢學森還為國家做過一些事的話,那就是對我最高的獎勵。(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