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助力農村貧困生進名校:降“門檻”之外還應做些什麼?

2016-04-18 07:04:23|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助力農村貧困生進名校:降“門檻”之外還應做些什麼?

  新華社上海4月17日專電 題:助力農村貧困生進名校:降“門檻”之外還應做些什麼?

  近期,全國95所實施單獨面向農村學生招生(即高校專項計劃)的重點院校相繼公佈了今年的招生簡章。或擴大招生規模,或取消“到校復試”,或明確後期重點培養方案……一系列舉措進一步降低了農村貧困生進入名校的門檻,顯示了高校貫徹教育扶貧戰略的決心。

  不過,教育工作者指出,要使高校專項計劃更大程度造福“寒門學子”,還需完善從招錄到培養的監督機制和配套舉措,從長遠看,應持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不斷縮小城鄉教育的鴻溝。

  降分仍“給力” 報考更“順暢”

  針對大學尤其是名校農村學生生源比重下降的現狀,自2014年起,我國部分重點高校開始實施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教育部規定,安排招生計劃不得少於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

  “給力”的降分優惠政策,是高校專項計劃的一大特色。如清華大學今年的優惠分值分為30分至60分四檔,考生最高可降60分錄取;獲得北大入選資格的考生,最高可獲降至當地一本線錄取的優惠政策。

  相較前兩年,今年多校簡化招錄流程,以減輕農村貧困學子因異地考試而增加的負擔。如復旦大學全面取消了高考前筆試、面試等環節;北師大則取消多能力測試和面試,採用由考生提供視頻材料的方式進行復評,並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通過網上報名、高校復審的方式,學校將擴大入圍專項計劃的學生數,給更多考生機會。”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説。

  復旦、人大等高校都將在今年材料復審時考察考生平時成績、在校表現、學科特長、發展潛質等,擇優確定入圍考生及其入選專業。

  上馬還需扶一程

  靠降分政策能讓農村孩子“進得來”,但如何“學得好”“可成才”?相關高校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

  上海交大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鄭浩説,農村學生基礎偏弱是普遍現象,個別學生在大一時甚至收到了退學預警。為此學校推出“新生入學適應性教育”,採取集體自習、高年級同學學業輔導等方式幫助農村學生。

  一些原本對計劃生源實行單獨編班的高校,在看到農村生成績與普招生差距明顯後,開始實行插班培養,同時在課餘提供多種機會幫助其拓展綜合素質。

  “學校會向學院保密學生的入學渠道,就是希望學院在培養上能一視同仁,不讓農村學生背上基礎弱的心理包袱。”上海外國語大學招辦主任王斌華説。

  “不讓一位貧困生輟學,也不能讓一位貧困生落伍。”丁光宏説。據悉,復旦大學已開辦6期“助力騰飛訓練營”,一年來已幫助2000多名農村學子提高計算機和英語水準。該校一項跟蹤調研顯示,經過一到兩年的院係幫扶和自身努力,“薄弱生”大多實現了“快速超車”。

  完善“教育扶貧鏈”

  “今後高考改革如何科學運用綜合評價來體現農村學生的特點,高校自主招生如何避免‘掐尖’,這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指出,在助力農村貧困生進名校時,除了增加招生計劃外,還應完善更科學的選拔制度。

  與此同時,教育專家認為,“高考扶貧”只是“教育扶貧鏈”上的一環,補上農村教育的欠賬,才能讓農村貧困生進名校成為常態。

  鄭浩表示,教育扶貧更需精細化管理。應健全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入學保障機制,確保“一個不少”;要為貧困生建檔立卡,實行精準資助、動態管理,避免“輪流受助”“平均資助”等現象。此外,要持續推進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完善優秀教師流動交換機制,實現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公平共享。

  此外,就業處在教育扶貧鏈條的末端。華東師範大學招生辦主任熊斌告訴記者,該校今年的國家專項計劃將全部用於招收免費師範生,目的就在於鼓勵學生畢業後回生源地從事教育事業。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