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習近平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有感

2016-04-18 13:21:0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杜軍帥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在全區新聞工作會議上強調,“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黨性包含著人民性”“加強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新聞工作者“要有一雙慧眼”“要弘揚社會正氣”“加強輿論監督”。他曾身體力行,積極推動《閩東報》復刊,親自撰寫《復刊詞》,離任寧德地委書記前,還專門召開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與新聞宣傳戰線同志親切話別。可以説,寧德是習近平同志豐富、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思想策源地、試驗田。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對新聞輿論的黨性原則、基本方針、根本保證等問題作出的系統闡述,是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同志新聞輿論觀的活水源頭,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深化拓展的關係。挖掘傳承這座寶貴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富礦,對於我們從理論淵源、實踐繼承、價值追求上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關於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講話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黨媒姓黨,黨性與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習近平同志的這一論述是一貫的、統一的,是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的。1989年5月,在寧德地區新聞工作會議上,他就對黨性與人民性的關係作了深入透徹的闡釋,指出:“我們強調的黨性,包含著人民性的深刻內涵。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黨,她沒有獨立於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但我們黨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長遠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張,應該説就是人民願望、要求的充分體現,就是人民的看法和主張”,“新聞工作者應該更多地起到渠道和橋梁的作用,長期地、耐心地、孜孜不倦地向人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解釋黨對事物的主張和看法,讓人民了解黨和國家的大事,使黨的看法、主張化為人民群眾自覺自願的行動”。1990年5月3日,習近平同志在一次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辦報根本的是要講原則、立場,我們的原則就是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同志又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新聞媒體的黨性原則。在“8·19”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堅持黨性原則這一根本原則,高舉旗幟、引領導向,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把準定盤星、校正導航儀,體現黨的意志、維護黨的權威,宣傳好黨的主張、傳播好黨的聲音,愛黨、護黨、為黨,當好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生力軍。

  ——弘揚社會正氣。1989年11月1日,在習近平同志的直接關心支持下,停刊20年的《閩東報》正式復刊,寧德新聞宣傳工作翻開嶄新的篇章。“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這十二字的《復刊詞》主標題寄託了習近平同志對寧德新聞工作的期許。在全區的新聞工作會議上,他指出:“弘揚正氣,就是通過輿論引導,堅定人們對改革的信心,認清改革的光明前途,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他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把握新聞宣傳的基調。”“新聞宣傳,要有求實的精神,理直氣壯地宣傳成績,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政府的權威。新聞工作者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抓住事物的本質,反映問題的主流,起到弘揚正氣的作用。”在1990年5月召開的一次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新聞要以正面報道為主,要弘揚正氣,鼓舞人民群眾的鬥志。”在今年2月19日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再次指出:“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形勢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用精彩的報道展示寧德科學發展、跨越趕超的生動實踐,傳播正能量,培育新風尚,凝聚起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

  ——加強輿論監督。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高度重視反腐工作,並提出“輿論監督是加強黨的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他指出:“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必然會腐敗變質。能否有效地制止腐敗現象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這就需要建立各種有效的監督機制,而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是最經常、公開、廣泛的一種監督方式。當前,在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反對腐敗的時候,特別要發揮新聞的輿論監督功能,使腐敗現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應歡迎新聞工作者報喜也報憂,拿起輿論監督武器,對自己工作中的問題和各種腐敗現象進行揭露批評。”習近平同志還強調:“輿論監督的出發點應該是積極的、建設性的。揭發的事實,務求準確。”“運用輿論監督武器,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講究社會效果。要有利於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有利於改革、開放,有利於黨開展工作。”習近平同志關於輿論監督的重要論述,至今讀來,依然振聾發聵。習近平同志當年在寧德提出的新聞輿論工作要做到“三個有利於”,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有利於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推動改革發展,有利於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四個有利於”是一脈相通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鬚髮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做到理性監督,讓黨的肌體更健康。

  ——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指出“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聞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徑”。為什麼有的報道群眾不愛看?習近平同志認為,“這和深入實際不夠有很大關係”,“坐在辦公室裏想點子,靠簡報、會議材料編稿子,有時下鄉了,也是走馬觀花”,這樣的作風怎麼能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今年2月19日,在與寧德赤溪幹部群眾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同志再次強調:“我現在特別注重我們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能夠深入基層”,要求“新聞戰線的同志也要接地氣,深入基層,這樣才能了解真實的情況”。他還深情回憶起當年與老通訊員王紹據同志一起下鄉的情景,表示“應該説我們當時下鄉還是比較深入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扎紮實實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在路上、在現場,從基層的生動實踐中挖掘“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素材,真正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

  ——要有一雙慧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1989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地區新聞工作會議上,面對全區的新聞工作者,開宗明義指出,“當前要進一步加強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強調新聞工作者“要有一雙慧眼,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要把握時代的脈搏,認識到當前形勢所賦予我們的任務、職責”,告誡新聞工作者“不能人云亦云”,“對當前的各種社會思潮,我們要冷靜地通過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不能受隨意性的支配”,“要加強學習,提高政策理論水準”,“嚴於律己,遵守職業道德”,“自重、自愛、自強”。面對複雜的形勢和重大政治考驗,習近平同志展現出堅強的政治定力和責任擔當。習近平同志的這些重要論述,與十八大後關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中提出的“各級黨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鍊”,“牢記社會責任”,“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保持一身正氣”等要求,在思想內涵、價值取向上高度一致。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運用和駕馭新媒體的能力,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穿越歷史煙雲,愈加歷久彌新。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真理光輝,彰顯了我們黨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極具思想性、戰略性、創新性,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生動教材,是指導我們在新時期不斷開創新聞輿論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依循。我們要深入挖掘傳承好這座寶貴的精神富礦,領會思想精髓,把握核心要義,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寧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徐姍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