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賣豬肉學子回應抹黑母校:做到極致不算抹黑
昨天,陸步軒現場簽贈新書《北大屠夫》。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原標題:陸步軒:不鼓勵大學生直接創業
因賣豬肉而被大家熟知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昨天帶著自己的新書《北大“屠夫”》亮相第三屆北京國際優質農産品展示交易會,現場簽名贈書。在2013年以另類創業者重回母校分享創業經驗時,陸步軒説自己“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昨天,他向記者坦言,將賣豬肉做到極致,“應該也不算給母校丟人了”。對於當下熱門的創業話題,陸步軒稱他不鼓勵沒有經驗的大學生直接創業,因為“創業真的不容易,太難了。”
□現場
豬肉展臺現場簽名贈書
昨天,第三屆北京國際優質農産品展示交易會在老國展開幕。現場,印有“北大才子”招牌的“壹號土豬”食品展示臺吸引了許多人。與其他展臺有些不同,這裡除了現場烹飪豬肉供來往觀眾品嘗之外,因賣豬肉而為大家所熟知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帶著自己新書《北大“屠夫”》在現場舉行了簽名贈書。
白色夾克衫,背著挎包,陸步軒時不時推一推眼鏡,一筆一畫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並和前來簽名的人合影。他説,自己一早剛從西安坐車到北京來的,直接就到了現場,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捧場。記者在現場看到,圍觀的人們自發排起了20多米的長隊,不到一個小時,300多本贈書被一掃而空。
這本書是他之前的自傳《屠夫看世界》的再版。陸步軒説,這次再版添加了一些內容,包括自己“奔小康的日子”,“屠夫學校誕生記”以及“北大演講實錄”,還專門做了一本實用的小冊子《陸步軒教你選購放心肉》隨書附贈,“算是服務社會”。裏面的內容非常實用,比如如何挑選排骨、腰子,腔骨補鈣經濟實惠,豬腰顏色太深或者過淺都不好,深褐色可能是黑幹肉,灰白色則可能是注了水等。
□背景
自稱給北大丟人引關注
1985年,陸步軒以西安長安區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中文系,畢業後分配到長安區柴油機廠工作,然後“下海”,靠賣豬肉的超高業績一鳴驚人。最多的時候,他的檔口每天要賣十幾頭豬,而在業內類似的一個檔口平均一天大約只賣一頭豬。
2003年,國內多家媒體以《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為題報道了陸步軒的現狀,引起了人們對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等眾多問題的深刻反思。2008年5月,在廣州他認識了同為北大校友、同是“賣肉佬”的陳生。2009年8月,陳生邀他赴廣州,提出開辦“屠夫學校”,兩個“賣肉佬”一拍即合。2011年12月,繼“北大才子”、“賣肉佬”、地方公務員的身份之後,陸步軒帶著自己花4個月寫的《豬肉行銷學》的講義,走進廣州“屠夫學校”當老師。隨後,陸步軒和北大師兄陳生共同創辦“壹號土豬”,陸步軒成為品牌顧問,並擔任“屠夫學校”的校長,為各檔口輸送人才。
2013年,受到母校北大的邀約,陸步軒和陳生雙雙回到北大,以另類創業者的身份向師弟師妹們做了題為《職業選擇與人生發展》的經驗分享。站在北大的講臺上,並不健談的陸步軒講述了自己就業和創業的種種坎坷,他説出第一句話的同時就近乎哽咽。他説,“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再次引發關注。
□對話
談北大身份 開始時曾冒充“文盲”
京華時報:你一開始賣豬肉時,會刻意回避你北大畢業生的身份嗎?
陸步軒:一開始賣豬肉的時候我特別怕見人,所以就到了一個不太熟悉的地方、熟人少的地方,冒充一個“文盲”。我的店旁邊有個小商店,裏面既賣書報,也賣煙酒,我經常在那裏買煙買酒,但從來不買書報,所以在他的印象裏覺得這個人可能沒什麼文化,大字不識幾個。
京華時報:你覺得北大的經歷對你來説意味著什麼?
陸步軒:在北大讀書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上大學之前什麼都不知道,經歷和見識都很淺,沒見過世面。所以上大學的時候就“三點一線”,讀了很多書,每天都在讀書。後來畢業了,很長一段時間裏我覺得從北大畢業對我的生活來説是個枷鎖,有十幾年的時間裏在這個枷鎖裏出不來,為名所累,畢業之後不順就覺得很失落,也放不下身段去幹別的,最後為了生活沒辦法,被“逼上梁山”了,才不得不出來(賣豬肉)的,人首先是要生存的。
談心態變化 做到極致就不算抹黑
京華時報:之前你們在北大做創業經驗分享時曾經説自己是“北大的丑角”,現在你還這麼認為嗎?
陸步軒:當時我確實覺得自己給北大丟了臉,抹了黑,因為北大是頂尖的高校,是培養各種大家的地方,而我幹的這個事情,充其量是個工匠。但現在想來,我也算把賣豬肉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了,不能説為母校爭光,應該也不算給母校抹黑了吧。
京華時報:為什麼心境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陸步軒:其實我的思想沒有本質的變化,但在很多人看來,如今我不再是當初那種處境,應該不會再有給北大丟臉的感覺了,所以我其實也是替這部分人説的。並且,我也看開了,人總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專注于這個事情,並把它做好。我對賣豬肉是比較熟悉的。
這幾年,我不再局限於以前的小圈子,眼界更加開闊了,走出來了。現在“壹號土豬”不僅在一線城市發展,二線城市也開始鋪開。
同時,雖然賣豬肉這個行業被認為是低端的,但是我們通過屠夫學校,突破了“師徒”傳幫帶的模式,批量培養技術人才,進行企業化管理,也算是為行業品質提升作出了貢獻。
並且,這幾年我不再為生計發愁,收入在西安地區還算不錯,也促使我心態上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談工作生活 不想成為純粹的商人
京華時報:現在你的身份是什麼?
陸步軒:現在我依然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地方誌辦公室工作,主要做地方誌和年鑒編輯,每年要寫二十幾萬字。同時,我也是“屠夫學校”的名譽校長、壹號土豬公司的顧問。
京華時報:在“壹號土豬”主要做什麼?
陸步軒:作為“壹號土豬”的企業顧問,我大部分週末都要前往公司的各個檔口巡視,以自己十多年的經驗來發現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切肉的手法技巧、豬肉擺放方法等,反饋給企業進行改進完善。
京華時報:為什麼不索性辭去地方誌辦公室的工作,直接到公司去,賺得不是更多?
陸步軒:從骨子裏面講,我覺得我還是個文人。這是一種堅守。如果我不搞地方誌和文化了,我就成了純粹的商人。我不想這樣。這也是北大給我留下的烙印吧。另外,我在單位也算業務骨幹(笑)。
京華時報:後來為什麼開始寫書了?
陸步軒:我是書獃子型的,做事比較認真,也比較較真。雖然做的是殺豬的營生,但經常會琢磨,比如同樣是豬肉為什麼這個顏色淡這個顏色紅,得過什麼病的豬殺出來的肉有什麼痕跡等。後來發現這些問題沒人研究,有些專家也説不清楚,所以才慢慢將這些形成了文字。
京華時報: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陸步軒:其實我對生活本身要求不高,要求不高就滿意,因為不求大富大貴。之所以到公司做顧問,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是很有意義的。現在生計沒有問題,也算步入小康了吧。
談創業感悟 不能只靠熱情來創業
京華時報: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另類創業,其中還有很多人選擇的是肉夾饃、煎餅這些傳統行業,你怎麼看?
陸步軒:我並不贊同大學生直接創業,因為創業真的不容易,太難了。鼓勵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創業,不如給小企業一些優惠政策,讓這些在市場打拼中有經驗的小老闆們來創業,他們更有經驗。
如果在校大學生本身有發明創造,産品比較新穎有市場,來創業自然沒問題,但如果沒有,只靠熱情來創業,是完全不行的。相當於“萬眾過獨木橋”,競爭非常激烈,成功率也不高。如果實在想創業,又沒有什麼技術,那就先做一些傳統行業積累經驗吧。
京華時報記者張曉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