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更“綠”了
原標題:雅安更“綠”了
人民網成都4月19日電 (記者陳曦)人間四月,天高雲淡。汽車疾馳在351國道乾淨的柏油路上,兩側的青山如駿馬般奔來,粉墻黛瓦的農舍似一幀幀油畫閃過。翠綠的田野裏,油菜正在灌漿,天地間的氣息令人振奮!
“4·20”蘆山強烈地震三週年前夕,重回這片曾經遭受重創的土地——雅安市蘆山縣、天全縣、寶興縣……青山綠水間,工廠景區繁忙興盛,城市鄉村安定祥和。
三年來,雅安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重要要求,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災後重建進程,正走出一條綠而美、綠變金的特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旅遊業的金山銀山
清晨,位於寶興縣蜂桶寨鄉和平村格包山的大熊貓文化宣傳中心,早早守候在大熊貓圈舍外的遊客們,支起了“長槍短炮”。等了大約50分鐘,熊貓“川星”終於露面,引來大家一陣歡呼。與遊客的驚奇興奮相比,“川星”顯得從容淡定。它慢慢踱到一棵杉樹下,然後轉過身,在樹榦上用力蹭了幾下,便反“手”抓起樹皮來……
四川省寶興縣大熊貓文化宣傳中心,大熊貓“川星”正在吃竹子。(朱虹 攝)
“它今天太配合了,又是啃木板,又是吃竹子,還一個勁兒賣萌,你們運氣真好。”管理員王躍清告訴記者,這裡有一雌一雄兩隻大熊貓,“川星”是雌性,還有只雄性的叫“希夢”。説起“希夢”,王躍清滿臉放光:“不得了,名門之後!”原來,“希夢”的父親正是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寶興縣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因此該縣也稱“熊貓老家”。這裡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結合地帶,是世界上十大生物多樣性之一的橫斷山區。境內99.7%為山地,森林覆蓋率達72.7%,空氣品質達國家一級標準,分佈有多種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域”。在國家生態功能區規劃中,寶興縣被列入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
在災後恢復重建中,寶興縣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提出了“全域景區化”發展戰略:以建設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為總體目標,將熊貓古城、達瓦更扎、神木壘、鄧池溝等重點景區作為核心部分,把寶興縣全域打造成國家5A級景區。
寶興縣林業局局長茍必康告訴記者,生態資源是寶興的第一資源,寶興縣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縣禁止砍伐天然林次生林,堅決保護好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旅遊搞好了,效益自然就有了。”
如今,隨著3年重建即將結束,寶興縣許多景區已經重新開門迎客。
雅安市雨城區是千年藏茶的發源地和川藏茶馬古道的起始點,以文成公主攜茶入藏為標誌,這裡的藏茶歷史已有1300多年。中國藏茶村就位於雨城區多營鎮。
管理員朱先生告訴記者,中國藏茶村是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文化産業項目之一,也是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項目,佔地3.5平方公里,正在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裡深度融合了三國文化、西康文化、茶馬古道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今年已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
穿過高大氣派的倣古門樓,爬上一段緩坡,就進入了藏茶村內項目之一的“世界茶種園”。茶種園佔地200畝,種有國內外優良茶樹106種。園內溪流、棧道、梯步縱橫交錯,景觀亭、植物造景、花田、十二生肖銅首點綴其中。三三兩兩的遊客漫步園中,或觀景、或採茶、或拍照,怡然自得。
當地遊客田先生告訴記者:“這裡以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山林,現在抓住災後重建契機,同時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資源,既不大拆大建,又不佔耕地,搞起了這個藏茶村,非常漂亮。市民不僅可以遊玩,還可以親手採茶制茶,了解茶文化。從種茶到制茶再到推廣茶文化,既是農業也是産業,還是旅遊。要説綠色發展,我覺得這就是綠色發展。”
飛仙關旅遊景區位於雅安市東北部,是雨城區、蘆山縣、天全縣交匯地。這裡自古以來商賈雲集,享有“川藏線第一咽喉”、“茶馬古道第一關”等盛譽,是災後重建重點區域,目前正在打造國家4A級景區。
天全縣旅遊局執法大隊長高志彬告訴記者,飛仙關旅遊景區是該縣的東大門,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徒步、騎遊和自駕遊的遊客,從此處沿國道318線向西藏進發。全年約有10萬人,秋季一天就達四五千人。天全縣依託災後重建,按照“中國川藏遊,出發在天全”的規劃,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旅遊,打造休憩驛站和旅遊服務接待點,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在位於飛仙關大橋橋頭的“川藏一號客棧”,記者看到,大廳內有開水間、休息座椅、自行車輪胎、打氣筒、照片印表機、諮詢臺。高志彬説,過往遊客都能享受到這裡貼心週到的免費服務。
客棧內的一面墻上挂滿了遊客的留言便箋,其中一張紙條上寫道:“不知道為什麼去西藏,不知道為什麼徒步去。我是小兮,一個徒步在318線上的妹子。人生就該有場説走就走的旅行。這家店子超讚、超喜歡。”
農業走生態特色現代化之路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雅安蒙頂山成了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也成了世界茶文化的聖山。蒙頂山所在的名山區,茶園面積達35萬畝,全區總人口27萬,有23萬人從事與茶葉相關的工作,茶葉幾乎成了該區全民參與的行業。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萬古鄉萬畝生態觀光茶園(朱虹 攝)
站在萬古鄉鄉政府辦公樓4樓的露臺上,眼前的畫面令人震撼:一眼望不到邊的茶園,將天地映成一片翠綠。一行行茶垅,像工筆畫就,縱橫有序。茶垅間栽有桂花樹,球形樹冠伸向空中,與低矮的茶垅形成優美的峰谷,整個茶園如碧波翻騰。這便是名山區萬古鄉紅草村的萬畝生態觀光茶園。
鄉黨委副書記王戈告訴記者,根據雅安市災後重建安排,名山區在萬古鄉紅草村修建了居民聚居點——紅草新村,共入住居民130戶。以紅草新村為中心,打造了萬畝生態觀光茶園。村民依託觀光茶園,以茶業為主發展多种經營,邁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災後新生活。
“茶園幾乎不使用化肥,人畜糞便都還田了,還要使用生態肥。”紅草村村支書楊玲指著茶園裏一片片黃色的紙板告訴記者,“這是滅蟲板,利用飛蟲趨光的原理吸引蟲子,蟲子飛到紙板上就會被粘住。另外還大量使用滅蛾燈,目的是不用農藥滅蟲。”
據楊玲介紹,這裡家家戶戶都有茶園,每畝茶園年收入可達8000元。此外,隨著觀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加之家家都有災後重建的新樓房,村民們還發展起了農家樂。以前這裡的人大多外出打工,現在僅春茶採摘,名山區用工缺口就達5萬人,還需要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
除了發展農業特色産業,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位於天全縣多功鄉的南天現代農業科技園是南充市對口援建的項目之一,由創意農業館、立體栽培館、育苗中心和高效農業生産示範區組成。園區利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採取立體栽培、水培、霧培等多種栽培模式,使土地利用率達到傳統種植的30倍以上;利用現代控溫、控光、澆灌技術和移動式苗床生産優質種苗,帶動農戶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利用優美的環境和生産場景為群眾提供一個農業觀光和學習農業科技的場所。
在立體栽培館內,縣農業局工作人員宋衛先向記者展示了一個立體生産柱:在0.6平米的地上,有一根由6塊高約2米、寬約0.5米的塑膠板合圍而成的六棱柱,每塊塑膠板掏有若干個小孔,小孔上用泡沫固定了一棵養心菜,246棵菜苗綠綠地挂滿整個柱子。
宋衛先打開一面塑膠板,記者看到:裏面豎著一根偶爾噴出水霧的藍色水管,養心菜白白的根須就挂在內壁,不沾一星泥土。
宋衛先説,整個園區不僅立體栽培、無土栽培,濕溫肥光氧都由電子設備自動感應操控,增濕用濕簾,施肥用滴針……非常精準,既節約人力、節約能源,還節約土地。
鄉黨委副書記陳啟良告訴記者,農業現代科技園于2015年4月建成,至今已帶動天全縣多功、始陽、城廂等8個鄉鎮建立15個核心蔬菜種植基地,帶動全縣蔬菜種植達萬畝。
“我是‘雞二代’,父母以前都是養雞的。”在蘆山縣龍門鄉紅星村山口頭組的蘆山錢記養雞場內,老闆錢文笑道。
據錢文介紹,錢記養雞場是災後重建招商引資進來的。為了抓進度和效益,現在是一邊養雞一邊建設。這家100萬隻規模的智慧化標準化生態化蛋雞場,全部建成將佔地200畝,投資將達1.96億元,自2014年4月進場建設至今,已投入資金1.2億元,養雞已達80萬隻。
錢文稱,整個養雞場是按歐洲標準建設的,是西南地區科技含量最高、單場規模最大的蛋雞養殖場,實現了環控、喂料、飲水、集蛋、消毒等設施設備的智慧化。
“簡單點説就是‘四不’。”錢文掰著指頭告訴記者,“一是料不見天——所有飼料都是通過管道封閉輸送,避免了污染;二是舍不見人——圈舍大多工序都是機械操作,不用人工;三是糞不掉地——糞便都用輸送帶即時輸出製作有機肥;四是蛋不沾手——雞蛋全用傳送帶傳出。”説到這裡,錢文語氣中多了幾分自豪:“2015年建成當年,我們就被農業部授予‘蛋雞標準化示範場’。”
在這個養雞場,幾乎看不到工人,看不到裸露的飼料,聞不到糞臭,甚至看不到一隻雞。當記者提出要拍一張圈捨得內景照片,錢文才讓人徐徐捲起一面遮簾,只見巨大的圈舍內,一排排四層立體養殖架上,全是紅冠白羽的蛋雞,蛋槽內白花花的雞蛋光潔誘人。
發展工業堅決守住綠色家底
今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産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為強化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保護好災區脆弱的生態,根據國務院《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四川省專項規劃,雅安市依託雅安經濟開發區設立了蘆天寶飛地産業園。
“發展工業,要堅決守住雅安的綠色家底。不管是對入駐企業的選擇,還是對企業生産的管理,園區始終把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作為一項基本要求。”産業園黨政辦主任石志明告訴記者,該産業園把屬於蘆山、天全、寶興3個縣的部分企業,異地集中到這裡,目的是既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又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
四川新築通工汽車公司生産的新能源公交車正在模擬充電。(朱虹 攝)
已經入駐園區的四川新築通工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由於掌握了高能超容電池核心技術,生産的純電動快充城市客車符合國家倡導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具有零排放、無污染、低噪音等特點。
向記者演示完剛下線的一款綠色公交車在模擬公交站臺的模擬充電過程後,該公司製造部部長鐘安彬説:“這款車主要用作城市公交車,搭載的高能超容電池僅需6至8分鐘即可充滿,一次可續航20至30公里。公交車每到一個站臺,利用上下客的短暫時間,司機輕輕一按按鈕,車載充電弓就會自動伸出與公交站臺的充電樁對接,只需30秒就能補電10%。整個過程乘客完全察覺不到。”
另一家入駐企業——四川建安工業公司,在廠區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了“物化+生化”處理系統、雨水利用系統,對廢水、廢氣進行治理,對雨水進行回收利用,還將固體廢物以3000元/噸的價格交由專業公司回收處理。
該公司環保部部長李自威告訴記者,為了節能,廠裏將以前用的普通白熾燈全部換成了LED燈。他指著廠內的在線監測槽説:“你看,原來建廠環評的時候並沒有要求裝在線監測,為了隨時監測水質,公司主動投資幾十萬元安裝了這套設備。”
天全縣盛産獼猴桃,其産量和品質居全國前茅。當地人將獼猴桃稱之為“毛梨”,從唐代就興起了獼猴桃釀酒。1973年,該縣成立了國營天全毛梨酒廠,其釀造技術傳承至今。
作為國內首家獼猴桃酒莊,天全欣妙酒莊是一家集獼猴桃種植、獼猴桃系列酒研發、生産、銷售和旅遊接待為一體的企業。“4.20”地震時,酒莊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廠房遭到嚴重損壞。災後恢復重建中,由於符合雅安市綠色發展、生態發展的産業政策,酒莊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已成為全市生態産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的範例。
雨過天晴,副總經理李強軍坐在酒莊內的露天茶座喝著茶,愜意地説:“在災後産業發展規劃上,天全縣大力發展類似我們這種綠色生態環保型産業。全縣有近200戶農民種植獼猴桃,種植面積達2萬畝,如此大規模的獼猴桃種植,沒有深加工龍頭企業不行。我們企業還有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帶動農民致富。”
寶興縣石材資源豐富,現已探明漢白玉儲量達30億立方米,且純度、白度都高,享有“天下第一白”的美譽。根據災後重建規劃,該縣靈關鎮建設了漢白玉精品産業園,集板材、異型材、馬賽克、雕塑和碳酸鈣系列産品生産加工於一體,目前已入駐企業47家。
靈關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副主任田泳告訴記者,産業園自2014年底建成投産以來,一直堅持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理念,依託資源優勢,狠抓産業升級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
産業園內的四川玉龍石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産馬賽克的企業。記者在生産車間看到,工人正用鑷子挾起一顆顆極小的方形漢白玉顆粒,在一塊板子上認真地拼著圖案。
“這是在做馬賽克。”公司副總經理黃宗憲告訴記者,“生産馬賽克成本最大的是人工,成本最小的是原材料。這些小顆粒都是生産其他産品剩餘的邊角料製成的,小到切面為0.5釐米見方的都可使用。産品大多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
“我們是標準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不光將邊角料變廢為寶,還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全廠幾乎沒有污染。”黃宗憲帶著記者在廠區內參觀,指著廠區後方位置説:“生産廢水先抽到後面的處理池,再泵入污水處理罐,經過處理的水便成了清水,最後重新進入生産線。這樣每天能節約用水200噸,分離出來的廢漿還能製成膩子膏,沒有一點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