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學生“趕論文”不全是不愛學術

2016-04-22 08:59:15|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梁生文

  臨近高校畢業季,論文寫作相關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近日,《中國青年報》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高校畢業生人群中,78.1%的受訪者承認臨近畢業“趕論文”現象較多,而50.7%的受訪者認為如此已經不能體現論文的價值了。

  其實,一些大學生“匆忙對付”畢業論文,並非學習態度不認真所致,而是迫於就業現實壓力,有時候不得不採取“折中的辦法”。在我的碩士同窗裏,就有人為了全面“備戰”畢業季的各種就業招聘,不得不在畢業論文答辯前夕花一兩周的時間,草草完成了論文,因為時間和精力大多花在找工作上,其論文品質自然難以保證。但是,僅僅將這種現象歸咎於學術態度不嚴肅,無疑是以偏概全。

  潛心於學術、科研,是不少年輕人的理想,對治學擁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也不少。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心無旁騖地從事研究工作,相比“飯碗”及買房、落戶、成家立業等現實問題,搞學術研究的人愈發被看成“自由而無用的靈魂”。由此一來,畢業論文在某種意義上也就變味了。與歐美國家大學嚴格把控畢業論文品質不同,中國的大學生基本還是“嚴進寬出”,完成畢業論文更像是一個“過關式”的行為,而不是對學業、研究的“篩選式”測驗。事實上,不少導師也深知學生就業之難,現實壓力之大,也不會在論文通過與否上刁難學生。既然導師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學生們就更不會把畢業論文寫作、答辯看成無比重要的事了。

  基於這些現實理由,“趕制論文”也成了不少學生擇取的畢業“捷徑”。如何破解就業與論文“對立”的難題呢?

  首先,當前刻板的應屆生就業政策應得到靈活轉變。對學生而言,“應屆”與“往屆”畢業,意味著就業方式的不同。應屆生可以參加校園招聘,往屆生一般只能參加社會招聘,而校園招聘中就業機會較多,社會招聘則要求應聘者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也就是説,一旦學生因論文未完成、未通過而延遲畢業,也就無法參加當年的校園招聘。但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包括我國的港澳地區,高校畢業生延期畢業十分常見,甚至一年內有兩三次畢業的機會,而招聘單位也不會以學生是否延期畢業來判斷該生的水準。事實上,很多留學生在“間隔年”做志願者、做義工,甚至環遊世界,就是因為不受應屆生政策約束才得以“瀟灑”,才得以追尋內心的夢想。而在當前國內僵硬的就業政策面前,“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只能背負著現實壓力趁早求職,“趕制論文”也就難以避免了。

  另外,高校學生應該及時轉變觀念。比如,在讀研初期,就應該想清楚自己畢業後的發展方向,是專注于研究、升學還是更傾向於求職、就業。若是前者,應孜孜矻矻于學術,不要心猿意馬;若是後者,應靈活處理學術和就業的關係。比如,可以提前開始寫作畢業論文,不要等到臨近畢業才“急就章”。在社會就業政策尚末改變之時,結合自身實際選擇一條最合適的道路,也未嘗不是明智之舉。(黃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