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支持環衛工你扔垃圾,支持警察你還得去犯罪?

2016-04-22 09:54:41|來源:工人日報|編輯:王瑞芳

  “我扔是在給你創造業績,不扔你有工作嗎?”一名女子在廈門中山公園隨手扔垃圾被環衛工制止,竟朝環衛工扔香蕉皮。這一過程被人拍成視頻,上傳到網絡,引發眾怒。(見4月20日《海峽都市報》)

  現實生活中,類似隨意拋撒果皮,丟棄紙屑,甚至環衛工在前面掃、他在後面丟,遭到質疑還振振有詞“我不扔你就會失業”的情況屢見不鮮。

  乍一聽,“不扔垃圾環衛工就沒工作”這話似乎有些道理。但這種言論卻明顯存在認知誤區,既不能成為任何人可以隨意丟棄廢物的理由,更不代表亂丟垃圾行為就是正當合理之舉。

  清掃生活垃圾、保持街面潔凈,的確是環衛工人的本職工作和養家糊口的“飯碗”,但維護環境整潔、建設美麗城市卻並非環衛工群體的“專利”,而是全體市民人人有責。“不扔垃圾環衛工就沒工作”,顯然是基於狹隘職業分工理念而罔顧自身責任的認知偏見。照此推論,為了保持警察職業的延續而不至讓其失業,人們是不是都要非偷即搶、為賊為盜?不爭的社會現實是,人們既希望警察盡職盡責,又何嘗不渴盼“天下無賊”的太平盛世,甚至會不無虔誠的禱告——能有警察“失業”的那一天該多好!

  人們總説“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天下無賊”與“社會無塵”一樣,同屬人們的“豐滿”理想,而這個理想決定了每個國人都應責無旁貸地不當“賊”、少丟“塵”。社會分工可以有千種萬種,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經營者與消費者、服務者與受益者不過是相對的概念,兩者並無絕對和固定的地位界定。替他人著想、為勞動者“減負”,體現的是與人為善的道德良知和社會發展的文明進步。讓垃圾入箱的舉手之勞,不只是體現尊重環衛職業、減輕清掃勞動量的道德善意,也是每個公民樂做環保達人、展現文明素養的應有之舉。

  多些職業尊重,少些歧視羞辱,多些理解體諒,少些偏頗刻薄,我們離文明才能更近。(張玉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