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內>>正文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2016-04-25 22:43:45|來源:未來網|編輯:楊玉國

  未來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謝青)今年兩會期間,請梅葆玖簽字、寫寄語的媒體很多,面對著厚厚的一疊首日封,有人為老爺子搬了椅子,請他坐下慢慢寫。

  梅葆玖連連擺手説,“不多不多,看我站得穩著呢。”80多歲的老人家,堅持站著簽寫了近半小時。

  “九爺爺從來不會拒絕簽名,有時候都得我們身邊人幫他擋著。”當聽到未來網記者回憶這段小插曲的時候,梅葆玖的孫子梅瑋笑著説,這就是老人家的“大師風範”。

  作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梅葆玖是梅派藝術的重要傳人,而今這位京劇大師卻再也不能為觀眾上演一齣《貴妃醉酒》。

  2016年4月25日上午,著名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病逝,享年82歲。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2007年11月23日,梅蘭芳大劇院落成儀式在京舉行,梅葆玖為梅蘭芳先生的銅像剪綵揭幕。(資料圖) 

  戲以人傳育少年:呼籲重視傳統文化 

  銜杯、臥魚、醉步、扇舞,身段舒展自然,做派流貫著美的線條和韻律,舞臺上的巴特爾小小年紀就將貴妃醉酒的姿態演繹得惟妙惟肖,梅葆玖不禁嘴角含笑,這笑既有讚揚也有欣慰。

  巴特爾作為當今梅派最小傳承人得到過梅葆玖先生的親自點撥,一顰一笑無不透著梅派的高貴大氣、端莊典雅。唱腔、身段都已逐漸成熟。

  看到巴特爾這樣後生可畏的年輕人,梅葆玖曾對身邊人説,培養年青一代的傳承人,也算對父親盡了孝道,同時將傳統文化、梅派藝術發揚光大。

  戲以人傳,就是戲劇藝術的傳承只能通過人這個載體來進行。正如文章可以用筆墨來傳遞,戲劇只能以活生生的藝術家親身演繹來傳遞,這就是由戲劇藝術的特殊性決定的。

  梅蘭芳作為“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梅葆玖或許永遠要被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之下。

  但梅葆玖並不在意身外之譽,他曾表示,自己任務就是把梅派傳承下去——做好傳承這件事,比他自己取得成就更有滿足感。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今年兩會期間,梅葆玖為未來網“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點讚。  

  梅葆玖一生收徒三十余位,從唯一的男旦弟子胡文閣,而立之年才投入梅派門下,再到親授9歲巴特爾《貴妃醉酒》,梅葆玖始終記挂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培育和弘揚。

  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重視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今年兩會期間,作為政協委員,梅葆玖提案依舊與傳統文化、民族戲曲保護有關,他提出希望孩子們多聽京劇、愛京劇、練書法、認識繁體字。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舊不折不扣地履行著政協委員的職責,面對記者的提問也有問必答。當聽到未來網“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活動時,他特別誇讚了這個活動,並且對記者説“關注青少年教育,這是全社會的職責。”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圖為梅葆玖京劇扮相(資料圖) 

  德以修身傳家風:低調謙虛的“大師風範” 

  兩會期間,除了梅葆玖對青少年傳統文化的重視,老爺子儒雅的大師風範也為眾多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請梅葆玖簽字、寫寄語的媒體很多,面對著厚厚的一疊首日封,有人為老爺子搬了椅子,請他坐下慢慢寫。沒想到梅葆玖連連擺手説,“不多不多,看我站得穩著呢。”80多歲的老人家,堅持站著簽寫了近半小時。

  梅家後人除了梅葆玖先生之外,沒有誰直接繼承京劇事業。作為梅蘭芳的曾孫,到了梅瑋這一代,家裏就只有他還在從事和京劇相關的工作。

  但九爺爺就是梅瑋自小最崇拜的人。梅葆玖日常十分注重禮儀細節。在梅瑋的印象中,九爺爺在外時刻都保持儀錶莊重,言談舉止也紳士風度翩翩。

  “九爺爺從來不説自己是大師,除了在舞臺上,九爺爺不會輕易開嗓。”梅瑋表示,作為藝術家,老人家很講究“德行”,只有在自己準備充分的時候,才會為觀眾帶來最精彩的表演。

  梅家家風一貫開明寬容,“從小我父母就沒有説要逼著我學戲,一定要在京劇方面繼承什麼。”梅瑋告訴未來網記者,自己小時候對京劇沒多大興趣,而這一點,也恰恰和九爺爺小時候很相似。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梅葆玖在家附近騎自行車(資料圖) 

  德藝雙馨勵後人:永存不朽“京劇魂”

  “九爺爺喜歡音響、汽車和摩托車。”梅瑋聽爺爺説,梅葆玖小時候也不喜歡京劇,而是各種機器的發燒友。

  “他以前説過,如果沒有京劇,也許自己就是一個工程師了。”但是作為梅蘭芳的兒子,本身又有天賦,梅葆玖還是走上了京劇傳承的道路。

  雖然京劇是傳統藝術,但是梅葆玖卻並不守舊,聊時政新聞、拍照比“yeah”、甚至聽“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梅葆玖始終秉承著梅蘭芳“萬物為我所用”的原則,樂於接受所有新生事物。

  梅葆玖還曾自己打趣説,“我是不務正業。什麼都喜歡,除了汽車、音響等,無線電、遙控飛機模型也都做得很好,還喜歡運動,自行車、摩托車、汽車我都喜歡,我的生活很充實。”

  在生活中接受新事物的精神,梅葆玖同樣運用到京劇的演繹中。梅葆玖曾于太麥合作交響樂京劇專輯,打破人們固有思維中對傳統京劇的概念和印象。

  梅葆玖曾表示,京劇也要配合現在的大潮流,要與時俱進,燈光、布景、大環境,可以汲取好的東西為京劇所用。但是京劇魂不能動、表演不能動,只是將好的事物運用到京劇中,將京劇推向一個更高的水準。

  “姓梅,真好!”這是梅瑋曾真心發出的感嘆,無論是人們對梅蘭芳的懷念,還是對梅葆玖先生的敬仰,身為梅家人,梅瑋都時常感受到深深的感激和感動。

  正如京劇魂永存,如今梅葆玖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容笑貌猶在,那些融入了先生人格的經典曲目經久不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