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堅定做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2016-04-25 10:27:18|來源:人民網|編輯:杜軍帥

  人間四月天,金陵富饒地。清明已過,到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烈士紀念碑憑吊的人依然絡繹不絕。在雨花臺紀念碑西側,蒼松翠柏深處,有一面靜靜矗立的赭紅色花崗岩墻體,這就是在全國較早落成的江蘇公安英烈紀念墻。紀念墻主體長12米,像鋼鐵長城,正面是一尊公安幹警的青銅雕像,目光堅毅,凝視遠方,胸前挂滿勳章。紀念墻的背後,鐫刻著496個金燦燦的名字,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省犧牲的公安英烈。一個碩大的花籃擺放在紀念墻的前面,一塊空白區域留在紀念墻的尾端。

  這是4月13日,記者在雨花臺看到的情景。我們多麼希望這墻上的空白永遠只是空白,這墻體的長度永遠不再延伸。

  和平年代,誰是最可愛的人?

  就是這些在人民群眾碰到困難、遭遇危險、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付出生命的政法幹警。從1981年至今,在全國政法幹警隊伍中,僅公安戰線就有超過1萬名民警因公犧牲,16萬餘名民警因公負傷。2015年,又有438名公安民警犧牲……

  “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隊伍的殷殷囑託;“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是總書記對政法隊伍的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四個忠於”“五個過硬”,圍繞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神聖職責使命,300多萬名政法幹警砥礪前行,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注入強大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把理想信念銘刻在靈魂最高處

  碧空如洗,山風如泣。在雨花臺公安英烈紀念墻上,江蘇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范洪濤很快就找到了“孫茂琿”的名字。這位1989年出生的消防戰士,在2012年一次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年僅23歲。“20歲入伍、22歲當班長,他的經歷跟雷鋒一樣。”范洪濤告訴記者,江蘇省現有15.2萬名政法幹警,是一支政治強、紀律嚴、作風正的隊伍。

  新世紀以來,各地陸續建起這樣的公安英烈墻。記者4月15日在貴州採訪途中,聽説就在兩天前,黔西南州興義市公安局向陽派出所民警李來建因公殉職。“他的名字也將被鐫刻在貴州公安英烈墻上。”貴州省公安廳政治部的楊佐斌説:“我們每年清明緬懷英烈,總感覺昔日的戰友在靜靜地注視著我們,我們必須無愧於這身警服!”

  全國政法幹警不辭辛勞、不畏犧牲,支撐他們的,是心中堅定的理想信念。

  貴州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薛朝賓説,政法隊伍是和平年代面對危險最多的一支隊伍,政法幹警必須有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才能防範風險,抵禦誘惑,永葆絕對忠誠的政治本色。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思想多元、價值觀多元,以往單純強調組織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已難以應對現實矛盾。“我們這支隊伍,犧牲了那麼多幹警,也出過一些害群之馬。可見思想政治工作的複雜性。” 重慶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文天平説。

  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怎麼做?成為政法戰線最現實的挑戰。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科告訴記者:“江蘇政法系統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個過硬’要求,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分層分級對幹警開展政治輪訓。”比如,鹽城市開展了“1+X”主題教育,南京等地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強化對幹警的教育引導,各地還建立微信交流群,積極探索信息化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新形勢下隱蔽戰線的鬥爭十分激烈,如何建設好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特殊隊伍?“忠誠,還不足以形容我們的堅定信仰。我們的要求是,絕對忠誠!甘當無名英雄。”江蘇省國家安全廳政治部主任説,到目前為止,江蘇省隱蔽戰線還沒有出現一起盜泄國家秘密等重大安全事件。

  在網絡時代,重慶市國家安全局“家訪”活動使思想政治工作落細落實。領導幹部到幹警家中走走坐坐,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暖心話談一談、有困難幫一幫,及時發現和解決思想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隊伍、業務雙安全。”

  “每一個新到我們所的民警,都要接受‘三個一’的傳統教育:上一堂課,重溫派出所66年的歷史;讀一本書,閱讀展現大陽溝派出所民警愛民為民的《警魂》;訪一批人,走訪派出所的英模代表、先進典型,還有轄區居民。”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分局大陽溝派出所教導員苑宜梅説,大陽溝派出所換過許多領導,“廉政愛民”精神卻始終薪火相傳。

  “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無論是強化理論學習,補精神之“鈣”,還是完善工作機制,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無論是創新載體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軟實力”,還是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先鋒模範的引領作用,目的都只有一個,堅定政法幹警的理想信仰,堅守政法幹警的精神高地,確保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政法隊伍中的不正之風,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突出問題之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粗暴執法、野蠻執法,特權思想、霸道作風等問題,儘管只是少數人所為,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使政法隊伍的形象受到損害。怎樣才能大力扭轉工作作風,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把規矩立在心裏,狠抓制度執行,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遲到扣0.5分,不按規定著裝扣0.5分,超過12分就要離崗學習,考核合格後才能重新上崗。”以往多靠主觀判斷的懲戒增加了客觀的標準,重慶大陽溝派出所的“微積分”制度,很好地解決了民警作風建設的大問題,有效壓縮了民警不良行為的空間,實現“零違紀”的目標也就有了根基。

  對待群眾要像春天般溫暖,這是政法隊伍的優良傳統,也是政法幹警最重要的職業良知。只有對群眾所需所盼的事不懈怠,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才能在群眾中樹立起執法司法的權威和公信力。

  2015年,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民意跟蹤監測中心,“民意110”就此叫響。這個110專門受理公眾對公安民警的投訴,全程監測民警執法管理和為民服務,監督當事民警對群眾不滿意事項進行整改。

  有一次,南京市交警支隊第二大隊後勤中隊副中隊長胡錚收到一份“民意110”發來的整改工單:胡女士反映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態度生硬。胡錚立即調看了窗口執法記錄儀的視頻,果然如此,於是按規定扣除了當事人的績效考核分。胡錚想,類似的事情既反映出窗口工作的不到位,也反映了辦事機構為民服務的不上心。於是,他建議,除了用LED屏將辦事流程滾動播放外,還安排工作人員專司導辦。為了讓群眾中午能有休息的地方,胡錚還向大隊申請開放等待區,全時段開啟空調。

  干預司法一直為人詬病,也是造成冤假錯案的重要原因。中辦、國辦印發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能不能管住干預司法的手?“領導在食堂裏遞個話、開會時使個眼色,到底是記錄還是不記錄?”對記者的疑問,貴陽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石佳林説,現在辦案責任制的“緊箍”戴在自己頭上,如果領導關注,只會更加認真謹慎地辦案,絕不會違背原則,丟掉自己的前途。

  執法司法腐敗,是政法機關的一顆毒瘤;反腐敗鬥爭,是政法戰線長期艱巨的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機關從嚴治警,以“秋風掃落葉”的態勢堅決掃除政法領域的腐敗現象,同時強化對執法司法權的監督制約,努力將任性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提升隊伍素質,培養專門人才,打造政法核心戰鬥力

  一場春雨過後,山城重慶天朗氣清。這座地處內陸、最年輕的直轄市,連續兩年GDP增速領跑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並進,活力四射。

  4月14日,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記者找到馬善祥時,他剛送走一位來訪的群眾。沒和他説上兩句話,又來了一批取經的人。他們是山東省德州市委黨校學員,領隊的老師説,是來請教“老馬工作法”怎樣化解基層矛盾、搞好社區治理的。

  老馬紮根基層28年,調解各類群眾矛盾糾紛2000多起,記下150本筆記520多萬字。馬善祥説,他現在除了接待調解,還應邀到各地講課;他想告訴更多的同志,基層工作是能幹好、能出彩的。

  “近年來,重慶對全市1萬餘名人民調解員開展了教育培訓,著力提升隊伍素質。”重慶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陳姚説,“老馬精神在傳承、千萬小馬在成長”的格局正在形成。重慶市渝北區分局新牌坊派出所的社區民警邵小軼就是一匹“小馬”。從警8年來,邵小軼累計化解糾紛上千件,群眾送給她一個美譽——“金牌調解”。邵小軼説,很多事情不屬於公安的職能,但政府部門管不了、法院判了執行不了,矛盾不斷升級。如果警察提前多做一點,給當事人提供一個坐下來談談的平臺,很多糾紛就能解決,很多悲劇就能避免。

  為適應政法工作需要,全國政法機關近年來積極推進專門人才建設,著力打造政法核心戰鬥力。在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檢察院,模擬法庭、中英文演講比賽、跟庭考核等崗位練兵成為每位幹警的必修課。“當年,我們在全院開展中英文演講比賽,有人還冷嘲熱諷説‘一個基層檢察院,哪兒用得上英語?’結果,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成立後,檢察院職能調整,需要一家檢察院做涉外案件,渝北檢察院多年的積累派上了用場。”渝北檢察院政治部主任王治説。

  從嚴培養隊伍,使渝北檢察院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131名幹警中,91人是研究生學歷,培養出1名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4名全國檢察業務十佳標兵(能手),40多名幹警被上級機關或黨政部門“挖了墻腳”,形成人才的良性流動。研究生畢業、工作6年就因業績突出擔任未成年刑事檢察局副局長的門麗説:“年輕人有幹勁、有奔頭,因此,全國很多大學法學院畢業生都嚮往來渝北檢察院工作。”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實施“一線磨礪計劃”,安排高、中級法院初任法官到邊遠地區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或人民法庭進行為期1年以上的鍛鍊。接地氣的培養,提高了青年幹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但是,在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利益多元、矛盾凸顯的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的主客體都發生著深刻變化,要在新形勢下做好政法工作,政法隊伍的整體素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江蘇省國家安全廳的一名幹部説,隨著反恐任務的增加,國家安全機關幹警也面臨提升能力素質的問題,“文縐縐不行,‘老土鱉’更不行”。

  警務工作激增,但警力編制不增,大量警務活動需要輔警配合。在一些地方,警輔比已達1:3。不斷出現的“臨時工擔責”現象飽受詬病,如何提高輔警的職業素能成為政法機關面臨的一大課題。

  立案登記制改革讓法院受理案件爆棚。過去江蘇法院每年要審理163萬餘起案件,佔全國案件總量的1/10,但江蘇法官數量只佔全國的1/20。“我們做過案件飽和度調查,一名法官每年辦170起案件就超負荷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清宇説,然而年均結案量超過170件,甚至超過500件的法官在江蘇、在全國還大有人在。怎麼提高效率?現實能做的:一靠深化司法改革;二靠提高辦案人員的素質能力。

  創新方法手段,推動機制調整,四兩撥千斤

  貴州天氣爽,人們心情也爽。近年來,中央加大對貴州脫貧攻堅的支持力度,貴州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成為西部第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然而,城市在快速生長,農村也在深刻變革,政法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建成區面積的不斷擴大,投入到貴陽街面上的警力越發吃緊。“過去,外勤民警身在崗心不在崗、遲到早退的現象時有發生,監管只能靠明察暗訪。如今,一道‘數據鐵籠’客觀記錄民警全天的活動軌跡和執法活動,實現了‘千里眼’盯人,‘大數據’管人,每週至少減少明察暗訪工作20人次。”貴陽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徐海説。

  “數據鐵籠”不僅管人,而且管事,對交通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建立不同模型,實現“人在幹、雲在算、天在看”。比如醉駕案件,從吹氣開始,檢測結果實時傳輸到系統,數據不能更改或刪除。

  向現代科技要警力。貴陽市的治安水準得到提升,刑事案件總數在全省的佔比從1/3下降到1/5,年萬人案件數從112起降為60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率連續4年環比雙提升,2015年全市安全感測評達97.38%。

  向先進典型要動力。江蘇省開展“尋找江蘇最美法官”“江蘇最美警察”等推選活動,特別是剛剛揭曉的首屆“江蘇最美警嫂”推選活動,讓群眾走進警嫂的精神世界,了解政法幹警的家庭家風,推進社會各界對政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向體制改革要潛力。經濟社會發展一向走在全國前列的江蘇省在政法領域改革創新方面也走在前面。出臺領導幹部和司法內部人員干預司法的責任追究規定,積極打造實戰化職業警隊,探索“生態警營”建設,推進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一系列舉措從體制機制上突破了制約政法隊伍建設發展的“瓶頸”。

  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朱光遠總結得好:思想政治建設補上精神之鈣,全面從嚴治警織密制度之網,堅持典型引路激發強警之志,而狠抓改革創新是破解發展之難的關鍵。

  忠誠鑄警魂,公正得民心。採訪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受到:政法隊伍是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隊伍,是一支牢記使命擔當、努力幹事創業的隊伍,是一支有堅強戰鬥力的隊伍。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