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互聯網金融監管需要互聯網思維

2016-04-25 09:45:13|來源:經濟日報|編輯:梁生文

  互聯網金融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開始暴露出一些風險。監管互聯網金融,要融入更多互聯網思維。只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打造一個更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良好發展氛圍,避免過去出現的危機和教訓重演,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也開始暴露出一些風險,甚至産生了一些以互聯網金融為名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

  去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0部委發佈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總體要求、原則和職責分工。隨後,人民銀行發佈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對網絡支付業務的監管。據了解,有關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等方面配套的監管辦法也將陸續出臺。

  互聯網金融包括網絡借貸(P2P)、互聯網支付、互聯網保險、股權眾籌等多種形式,業務形態多元化,也推出了眾多創新型跨界金融産品和綜合金融服務等。這就導致現在的分業監管模式,難以有效監管其中一些從業人員和機構從事的違規甚至違法經營手段。不少業內專家提出,對於互聯網金融,“穿透式”監管尤為重要,即透過互聯網金融産品的表面形態看清業務實質,將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甄別業務性質,根據業務功能和法律屬性明確監管規則。

  監管互聯網金融,要融入更多互聯網思維。比如,傳統的金融監管,更多強調資質、牌照,採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的方式,但這並不完全適用新金融業態。與之相對應的,可以採取考察新金融的技術門檻的方式,包括大數據分析技術、風險控制技術以及數據基礎設施等方面,從而避免一些違法人員通過互聯網從事非法行為,進行監管套利。

  防範風險,內控機制也必不可少。現在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內控機制並不健全,風控技術和信息技術水準都較為欠缺,在身份識別和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都存有問題。這就需要監管部門要求其建立完善內控機制,包括嚴格執行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完善審計與測評認證制度等。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金融從業人員的資質審查,引導其加強自身約束,主動做到合法合規,維護投資人的利益。

  行業自律也是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業界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比如不久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已經正式成立。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迫切需要在建立自律機制、行業標準等方面加以完善和規範,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系統,尤其是違規者黑名單應實現共享,從而構建起行業風險預警體系,營造行業誠信規範發展的氛圍,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此外,社會的第三方監督也應成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一個有益組成部分,通過建立違規處罰機制和有獎舉報機制等方式,鼓勵社會大眾參與進來。這也符合互聯網時代透明化的特徵。

  只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打造一個更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良好發展氛圍,避免過去出現的危機和教訓重演,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錢箐旎)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