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烏克蘭駐華大使談切爾諾貝利:經驗是用鮮血寫成的

2016-04-26 19:53:13|來源:環球時報|編輯:靳松

  原標題:烏克蘭駐華大使談切爾諾貝利:經驗是用鮮血寫成的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逾8噸強輻射物質泄漏,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三百多萬人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事故發生30週年之際,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奧列格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大使表示,經驗和規則是用鮮血寫成的,但核能的使用前景是光明的。

  “災難發生時我原本打算去度個短假,去看看我的母親,她當時就住在距離切爾諾貝利100公里的地方。”大使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他向記者表示,受輻射影響的民眾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兒童,另外有一百萬人致殘。在很多天之後,他親眼目睹了大量的汽車、設施以及倖存的人們投入到災難救援中。

  大使認為,前蘇聯政府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他們沒有公開通報切爾諾貝利的整個情況。“5月1日,就在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的五天后,在基輔本來有一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最後卻變成了一場遊行。”

  不過,焦明·奧列格大使告訴《環球時報》,所有相關的國家裏,烏克蘭對受害者安置所給予的關注最大。“在烏克蘭境內,專門的醫院和康復中心幾乎隨處可見,這些機構隨時供人們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各項檢查。在災難發生後的最初十年,10%的國家預算都用於安置災民和核事故清理工作。”

  而對於那些不顧勸告,執意要回到遭受輻射的故鄉的老年人,大使坦承“要説服他們很困難,不過,政府仍然一直在照顧他們,供給他們水、電和食物。”

  大使表示,烏克蘭是第一個認真思索如何使用核能的國家。“經驗和規則是用鮮血寫成的。現代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在使用核能,他們都會感謝烏克蘭和日本的科研工作者,是他們用從災難中獲取的經驗幫助更多的國家成功。”

  談到與中國核領域的合作,焦明·奧列格認為,這是個非常有趣和擁有樂觀前景的話題。“這些年來,我們在科研領域有非常多的合作,目前我們很有可能將這種水準由科研層面提升到生産層面。下個月,中國的核製造業代表將參觀烏克蘭並與他們的合作夥伴進行一些磋商。”

  全部訪談內容詳見2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范淩志盧文驁)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