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費用:從幾百瓶飲料到50億美金
4月11日,上千美國民眾當天聚集在國會大廈前靜坐,他們高喊“金錢滾出政治”“贏回人民的信任”等口號,要求國會立即採取行動,“結束政治中的金錢腐敗,保證自由公正的選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美國民主制度設置的缺陷
美國政壇有這麼一句話“金錢是政治的母乳”,它一語道破了美國政治的要害,美國政治與金錢緊密糾纏。美國民主制度設計之初就為金錢滲透留下了“後門”。美國政治是典型的競選政治,聯邦議員和總統都是通過競選産生,而競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美國選舉資金有五種來源,一是來自聯邦政府的專項資助(只用於總統選舉,且在總統競選費中佔比很小);二是來自本黨資助;三是來自候選人本人及其家族;四是來自社會民眾的個人捐助;五是來自財團、企業和利益團體的捐款。從實際選費佔比看,美國總統競選費絕大部分來自後面兩者。由於選舉嚴重依賴政治獻金,這就不可避免的為金主影響和干預國家政策提供了機會。
金錢政治愈演愈烈
隨著競選長度和強度的加強以及科技的發展,競選成本不斷增長,競選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美國國父華盛頓當年競選弗吉尼亞州議員時,只用幾百瓶飲料就搞定了。林肯競選總統時共和黨也只花了10萬美元。而現在,美國總統競選動輒數十億美元。據有關數據統計,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花了24億美元。有分析預測,今年美國總統大選費用預計將突破50億美元。美國公共電視網相關報道指出,美國總統大選已經變成為誰投入的錢多,誰就當選。
美國曾採取過措施,試圖遏制金錢政治對美國“民主”的侵蝕。現在看來,顯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1974年,美國對《聯邦選舉競選法》進行了修改,規定政府向總統候選人提供部分資金,同時對聯邦公職選舉中的所有資金的來源與支出進行嚴格限制。1976年聯邦最高法院對這一法規進行裁決,其確認了對政治獻金的限制,但是又以憲法第一修正案為依據廢除了其中兩個相關限制,一是對候選人自掏腰包的最高額限制,二是個人用於煽動攻擊競爭對手的資金投入最高限制。其後在實施過程中,人們發現該法案存在很多問題,並且引發了黨派人士的抗議,該法案也再次被修訂,其中的一些限制也逐步放寬或解除。2010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公民聯盟訴聯邦選舉委員會”一案中裁定對公司和團體捐款不設上限,這一裁決打開了政治獻金的“潘多拉魔盒”。它使得包括外國資金在內的秘密資金可以無限制的流入美國的政治中。甚至連美國前總統卡特都直呼:“美國現在只有寡頭政治,不再是民主國家”。
金錢政治暴露出美國民主的虛偽
美國一向以全球民主榜樣自居,而金錢政治正凸顯出美國民主虛偽的本性。那些宣稱代表選民利益的議員和總統們,更多的是代表資助他們的金主的利益。真正統治美國的也不是大多數人,而是少數富人。美國政治學協會出版的《政治學展望》雜誌曾刊載過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經濟精英的偏好對政策變化的獨立影響遠超普通公民的偏好對政策變化的影響。”《紐約時報》也曾頭版大標題刊文指出少數富人支配選舉捐贈。美國著名學者福山曾舉過一個例子很能説明這個問題。美國上世紀大蕭條時期出臺的規範金融業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只有區區幾頁,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出臺的《多德-弗蘭克法》卻長達數百頁。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個利益集團都“深度參與”了該法的制定,塞入了大量的“私貨”。
面對愈演愈烈的金錢政治,美國政客們是否應該自我反思一下,而不是在全球進行“民主宣教”。(梁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