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互聯網如何做到“大有作為”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王維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將互聯網發展視為適應新常態、深化新常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新動力”,實現“大作為”,這既是中央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部署,也釋放出了鮮明而有力的信號,昭示著我國網信事業發展將再次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農業革命增強人類的生存能力,工業革命拓展人類的體力,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生産力的重大變革,都會引起人類自身的革命性變化。當今以互聯網為標誌的信息革命,極大地增強了人類的腦力,帶來生産力又一次質的飛躍,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等領域發展産生了深刻影響。如果説計算機是人腦的延伸,那麼互聯網無疑是人類智慧的交融匯聚平臺,我們發展互聯網、用好互聯網,其實質就是最大限度地匯聚人類的智慧,做到為民所用、為民謀福。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是因為山、水裏有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互聯網上也一樣,有著數不清的“寶藏”等著我們去開採、挖掘,有著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去探索、馳騁。著力點就是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可以説我們正在深入實施的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等,其核心就是依託互聯網、深耕互聯網,為新常態下經濟社會服務的重大戰略舉措。
新常態下互聯網如何做到有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用“五個可以”進行了論列,包括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政務、教育、扶貧活動等,為我們利用互聯網開展工作指明瞭方向。他還特別重視加強互聯網信息建設,指出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互聯網信息建設提高到治國理政的高度,這為建設互聯網、發揮互聯網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互聯網在引導輿論、反映民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如何通過互聯網、善於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不僅是各級黨政部門和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的本領,也是大有可為之地。
新常態下互聯網要做到大有作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放眼全球,網絡早已不是未開墾的處女地,而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特別是以美日歐為首的西方強國,利用對國際互聯網根伺服器的壟斷及佔有的先發之機,把持著網絡核心技術,對我形成了相當嚴峻的擠壓態勢。習近平總書記就此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他説,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裏,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為此他特別強調,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互聯網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概括來説就是互聯網領域的尖端技術、領先技術、獨有技術。可以斷言,誰最先掌握了這些技術、使用了這些技術,誰就掌握了互聯網的未來,把握了互聯網的決定權和話語權。我國要實現網絡強國戰略,就必須掌握網絡核心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説,突破網絡核心技術難題,掌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儘快實現“彎道超車”是黨和國家賦予給網絡科技工作者的艱巨任務和光榮使命,是應對國際互聯網領域挑戰競爭的現實要求,也是決定我們在互聯網領域能否大有作為的主攻方向和衡量尺規。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網絡強國,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迸發、活力涌流,是難以成功的。可喜的是,我國雖然接入國際互聯網較晚,“後發優勢”卻很足,比如擁有數量龐大的網民,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高層次網絡人才,形成了基礎厚實、相對完善的信息技術産業體系,並且在一些領域已經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等等。只要我們有決心、有恒心、有重心,充分調動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超常規使用人才,就一定能夠早日在網絡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就一定能夠搶佔網絡發展新高地,也一定能夠讓互聯網在新常態下做到“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