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之死”刷疼了我們內心的恐慌
五一期間,很多人都被一個叫“魏則西”的名字刷屏了,不僅刷屏,還刷疼了我們內心的恐慌。身患罕見病滑膜肉瘤的大學生魏則西,在輾轉多家醫院求治不見好轉之後,通過搜索引擎找到武警二院繼續治療,但在花光東湊西借的20多萬元後,仍不幸離世。這名年輕人生前曾將他所受到的欺騙性搜索及治療經歷發在網上,引發了網民對競價排名的再度聚焦。繼而在輿情喧囂中,質疑的矛頭不斷擴散,一些民營醫療機構的野蠻生長,某些部隊、武警醫院的科室外包模式以及監管機構長期以來的縱容或不作為,皆成為輿情引爆點。
個案成為公共事件,常常源於個人際遇包含了不特定多數人的影子。網民吐槽網站,是因為網民離不開搜索引擎;網民吐槽醫院,是因為網民同樣離不開醫院;網民吐槽監管機構,是因為在今天這個陌生人社會,網民對公權力(監管機構)的依賴,可能比歷史上任何階段都要深。
試圖去厘清這幾類責任主體誰責任大、誰責任較小,誰的責任在先、誰的責任靠後,並不是當下最緊迫的問題。問題是要找到每一家各自的具體責任,並使之進入依法處置的渠道中去。
不管如何排位,對魏則西之死負有直接責任的,都要從為他提供治療方案的那家披著“武警醫院”之皮的民營醫療機構算起。魏則西生前撰文詳述過他在就醫過程中的被騙經過,如該醫院聲稱的一種生物免疫療法,在國外早因為“效率太低”而被淘汰了。
該院也並沒有如宣傳中那樣,與斯坦福醫學院有合作。如果這些信息得到證實,這將是一起嚴重的醫療欺詐——隨著核心信息的進一步披露,也許背後還有更嚴重的醫療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
有一種論調認為,魏則西所患的是不治之症,有沒有遭遇醫療欺詐等,他都免不了一死。只是,即便病人患了不治之症,也並不意味就可以對病人任意欺淩。魏的家人已對媒體公開稱不願再追責,這並不表示,醫療欺詐之惡就可以在被害人家屬的寬容之下繼續作惡。魏則西走了,還有千千萬萬個“魏則西”正在面臨被醫療欺詐,甚至被醫療犯罪的風險。使作惡者受到懲罰,使欺詐者的法律風險不斷抬升,是此個案“公共性”的最大價值。
習近平在前不久召開的網信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一個涉嫌虛假宣傳和醫療欺詐的民營醫療機構之所以成為患者的選擇,一是它投靠的公立醫院之名譽擔保;再就是它“購買”的搜索之強行推廣。最新消息稱,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計委已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這至少説明,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有法可依。問題在於,為什麼在這些有重大醫療欺詐嫌疑的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壯大過程中,監管部門卻沒能及時查處。當魏則西的遭遇已由網絡傳播成為公共輿情事件時,這一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如何,早已超越個案意義,而關乎能否實現普遍正義。(王灝軍)